《唯一的听众》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 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 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         )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白痴  荒唐  声望   沮丧   绝望   懊恼   神圣   洋溢  安详
蹑手蹑脚   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   天方夜谭
          指名读,相机说说词语的意思,指导写易错的字。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样学习写人的文章?
(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感悟、体会。)
   2.那好,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批画出描写老妇人言、行、神的句子,用“ ”批画出描写“我”的言、行、神的语句。然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课文2-9自然段,注意你上节课批画的描写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我”的琴拉得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老人真的耳聋了吗?
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她想让我在这练琴。)
   难道“我”不准备在这儿练琴了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老人看出来了吗?
          是的,作为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于是,她谎称自己耳朵聋了,从中,你看出什么?
(爱护年轻人、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指导朗读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的老妇人
     再读老妇人的话。
    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不行,老妇人又说什么?——指名读,齐读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指导朗读:这句话,对于沮丧到极点的“我”来说,真是诗一般的语言。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 ?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
    c:你还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被人肯定的感觉)
   2.自由读8自然的,想一想,现在的“我”有了那些变化?
   (1)“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是的,是这位老人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的。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3)有一次,她竟说 引说
     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
   (4)为什么我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为什么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的老妇人(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4.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感激激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
            唯一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信心、力量、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   听众   木椅   板书   老妇   课文   句子   小伙子   信心   老人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