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

第二单元复习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3.进一步巩固古文阅读方面的重点词汇注解和重点句子翻译。
4.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丰富和用词的准确性
5.巩固背诵。
6.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复习重点:目标1、2、3、5三、复习难点:目标4、5
二、知识点梳理
1.文学常识
(1)《往事依旧》的作者是著名特级教师               
(2)《幼时记趣》的作者是       ,字      ,      朝人,本文选自他的            
(3) 《十三岁的际遇》作者         ,本文是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       周年而作的,当时她年仅       岁。
2.重点字词:根据拼音写汉字 , 给加点的字注音。
cháng yáng (           )     chán(     )娟     浩miǎo(     )      xī(     )利
 雕lòu(     )              juān(     )刻        安tián(     )       怪pì(     )
 自xǔ (      )             时máo(       )       荟cuì(    )        童 zhì (   )
 hè  lì(    )(    )云端  凹者为hè(   )  藐(   )小     凹凸(   )(   )
  土砾(     ) 庞(       )然大物
3.补全下面成语
 记忆    新   走    无路    美不    收    其貌不        谈笑风            塞顿开   白    过隙         然若失  不屈不        无动于              扬扬    小心   
道听    说    罪    祸首   莫    其妙    心旷神         明察秋           雀无声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        。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        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3)这种感情      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5.用课文中的词或句子填空。
(1)我渴望生活,渴望       ,渴望           。                    
(2)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           ……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            ,学生特有的        ,言谈的          与           ,精神壮态的            。
6.《往事依依》中作者写出了多少含有季节和色彩的诗句?你能写出下面的句吗?
(1)咏草                        (2)咏风                       
(3)咏花                        (4)咏雨                       
7.熟记《幼时记趣》重点词汇注解
余(我)  稚(幼小)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纹理(泛指花纹) 
藐(小)  心之所向(心中想象的景观)  项为之强(脖颈)(“强”同“僵”,僵硬)
素帐(白色的)   徐喷以烟(慢慢的) 鹤唳(高亢的叫)云端  怡然(喜悦的样子)自乐
壑(山沟)  庞然大物(很大的样子)
8.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余忆童稚时,      ,     。见藐小微物,        ,          。
(2)《幼时记趣》中表现“我”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的语句是                      。
(3)       ,      ,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幼时记趣》中“        ,       ”一句表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
 9.把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写出来。
(1)群鹤舞(   )空                  (2)使(  )与台齐
(3)见二虫斗(    )草间             (4)二虫尽为(  )所吞
(5)鞭(  )数十(  )               (6)驱之(  )别院
(1)于(2)之(3)于(4)之(5)之  下(6)  于
10.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项为之强 :                   ②以土砾凸者为邱 :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②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2.名句积累(会背,理解意思,能活用)
(1)《千家诗》中描写四季风光的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阴浓夏日长  五月榴花照眼明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2)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田汉的《南归》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4)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5)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6)《伟人细胞》爸爸的话: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7)年华似流水    徜徉于山水之间  
三、自主复习:(一)按复习提纲复习教材。(二)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合作探究
(一)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想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比喻。“北大”是本体,“河流”是喻体,比喻词“是”,这个补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北大历史悠久,表达了作者对北大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品读下列人物语言,想想作者刻画了他们这样的性格。
a “我要去大工厂打工。”贾里宣布道。
b “你疯了!”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
c 邱士力笑的咧开了嘴,当然,他根本不知道贾里心里的宿怨:“少说话,多干事,你会吹小号吗?”
【指破迷津】: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人物需要认真研读人物的语言,要抓住人物语言中的重点语句,从而概括出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又充满稚气,容易一时冲动;鲁智胜:理智、稳健;邱士力:沉着、足智多谋。
(三)阅读《幼时记趣》回答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或词释义。
(1)童稚(          )          (2)藐小微物(          )       
(3)项为之强(              )  (4)鹤唳云端(          )    
(5)庞然大物(     )           (6)凹者为壑(          )
(7)秋毫(        )            (8)私拟:(             )   
(9)素帐 (       )            (10)怡然称快(         ) 
2.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余”忆童稚时的特异之处如何?
(2)作者小时侯善于观察,常常得到怎样的妙处?
(3)把蚊子记作鹤时,作者下自己入神的语句有哪些?
(4)在观察土墙、花台时,作者有何感受?
(5)在观察二虫争斗时,癞蛤蟆搅局,“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接着有何举动?
 3.文章处处体现“物外之趣”,请你写出文中描写“物外之趣”的语句。
(1)                                                                        
(2)                                                                         
(3)                                                                        
4.“夏蚊成雷”运用了什么修辞?“蚊”与“雷”“鹤”有何联系?
5.“夏蚊成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写出文中三处表现“我”神游其间的心理描写。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了什么?
8、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的吗?(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⑵时有物外之趣⑶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⑸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3.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⑵又留蚊于素长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做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⑶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4.夸张和比喻。“我”从蚊群嗡嗡的声音与闷雷声相似的特点联想到雷声,而把蚊比作鹤,也是蚊子的体现,长足与鹤相像,这里运用了联想。5. 写出蚊虫之多,轰鸣之响;既照应前文,又为下文铺垫。6.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呀然惊恐7.既反映了小孩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
(概括:观察仔细、想想奇特;用原文回答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纹理) 

第二课时(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如白驹(    )过隙,充满惆(      )怅;有的人的少年时代五彩纷呈(      ),乐趣荟cuì(   );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徜(      )徉在浩淼的书海中xié(     )取最美的果实……愿我们的少年时代都juān(      )刻着最美的记忆。mò(    )然回首,年华无限。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填在下表,然后改正。(4分)
危言耸听     走头无路   红紫芳菲   半明半味   心旷神怡
庞然大物     茅塞顿开   相题并论   道听途说   一视同人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十三岁的际遇》中作者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二对北大既依恋又决心自由飞翔的复杂感情正出于对创造的渴望。
b、《伟人细胞》这篇文章情节安排巧妙,四次失败的经过、结局及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从不同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最后一次不经意而获得的成功,产生了喜剧效果。
c、《冰心诗四首》中的《纸船》,作者选用纸船这一意象,曲折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依恋,一波三折,情致摇曳。
d、《繁星》围绕着看繁星,依次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繁星表现得形象而富有情趣,书写了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4.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问题,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3分)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丽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
小孩说:“                                            ”                              
病人说:“                                            ”
5.默写(5分  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1)潮平两岸阔,              。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3)谁道人生无再少,                   。(4)                    ,松间沙路净无泥。
(5)                   ,铜雀春深锁二乔。
6.填空。(4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作家                的作品,它和<<            >>是两部及相关又独立的小说。《洞中历险》一文描写了汤姆在历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的精神,以及汤姆和蓓姬在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在今天仍有无穷的魅力。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10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肖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本语段第1节概述________,引出对________的美好回忆。(2分)
2.本语段第1节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3.本语段第2节前两句用优美的语句赞颂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激情。(2分)
4.“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引用时省略了一些词,请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回忆所学过的诗歌,写出带有“鸟”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家诗》“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作者引用的诗句中,写夏日的有(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14分)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男老师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
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扮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了。”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校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经过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出窝的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作业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夹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五十六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五十六位同学变成了五十七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总数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作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小憩                                   酷                           
2.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中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2分)
                                                                                                                                                                                       
3.文中划线“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4.第二段划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5.概括分析文中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2分)
                                                                     
6.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①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②给美丽做到加法。
                                                                      
三.古诗文阅读,完成1-6题(14分)
(一)阅读《幼时记趣》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必细察其纹理                 (2)私拟作群鹤舞空                       
(3)素帐中                       (4)果如鹤唳云端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3.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写出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请简要概括这两个画面的内容(2分)
                                                                    
4.作者观蚊如鹤,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二)赏析古诗,完成文后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这首诗写北固山冬末的美丽景色,并由此抒发诗人         的情怀。(2分)
6.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并说明理由。(2分)
                                                                       
四.第三部分  作文
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都在献出自己的爱,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有些,我们正在感受着,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的爱;有些,我们正在期盼着,无私、真诚、深沉,甚至永恒的爱……
请以《________的爱》为题作文。(40分)
    要求:(1)在题目空缺处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构成完整的文题;
(2)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   藐小   幼时   纹理   文中   句子   语句   单元   北大   老师   美丽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