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学设计14

《说屏》教学设计  

濉溪县求实中学  郑少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1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教法: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画屏、小扇、流萤,构成了一副清丽隽永的画面,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那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就是“屏”,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骚客的悠悠情思。你想了解“屏”吗?那好,让我们走进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的《说屏》一起去感受屏风的神秘作用和审美价值。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生字词,检查字词掌握。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1.什么是“屏”?用文中语句回答。  

2.作者对“屏”的感情怎样?  

3.“屏”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1、“屏者,障也。”  

          2、喜爱、向往,赞美。  

          3、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三、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小组研讨  

屏的功能有哪些?如何理解“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关键在一个‘巧’字”?  

四、品读课文 体会妙处  

读一读,议一议,作者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明确: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与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这种中国古代传统器具是相称的。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诗歌底蕴,而且屏的介绍与古典诗歌的引用相得益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更好的去认识屏、欣赏屏、使用屏。  

五、拓展延伸  

我们的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物品,还有哪些?   

(纸扇、茶具、漆盒、刺绣、景泰蓝等)  

六、教师小结  

中国的屏风之所以富于文化内蕴,就因为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这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重视生活的艺术化。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   画屏   说明文   流萤   古诗词   器物   屏风   课文   传统文化   文中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