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语文园地二》课后反思

让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园地二》课后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要求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但是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识字量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识字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识字,是有效的识字途径。
  首先,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识字
  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的环境识字,这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的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对家用电器的标签让孩子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学校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定期的布置这样作业,并开展成果汇报活动,促进孩子养成识字习惯。在教材中,也注意了这方面内容的安排。例如一年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 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这就是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环境中识字。
  其次,可以在社会环境中识字
  社会环境有广泛的识字空间,要充分利用孩子所接触的事物进行识字,例如,广告牌、门匾、字幅、商场等。一年下册教材的安排就有“我在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标签”。“我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教材有意识的引导,可以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第三,在学校的环境中识字
  学校仍然是学习的主渠道,学校应注意创设识字的氛围。例如,学校的壁报、画廊、宣传板;班级的学习园地的布置;还可以让学生记一记同班同学的名字,比一比谁认的名字多,一年下册教材展示台的安排就有“我能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你呢?”。
  其实识字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应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识字不再枯燥乏味。

《语文园地二》备课要点
  1、“我的发现”中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的方法:
    减一减和加一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这里又出现了6个要求会认的字。
  2、“展示台”在小伙伴又提醒学生另一种课外识字的方法:
    读看电视时认识字。
    这一题一定要提早布置任务,否则学生没法交流。
  3、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比较难上,上课之前可以先发一张调查表:
    父母希望你做家务吗?理由是什么?
    你愿意做家务吗?理由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   园地   学生   课后   下册   家长   教材   环境   孩子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