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说课稿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循环小数》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循环小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例8和例9.

  2、教材简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8,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3、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4、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

  新课开始,采用故事情境法,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设计一个分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竞争比赛,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初步的知识概念。然后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的区别。再采用练习法,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三、说学法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看书、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生内容在大脑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一)优化教学导入: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采用故事导入: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

  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一年四季,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此时,教师顺势说明: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以此导入新课。

  (二)优化教学过程: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为主。趁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算式400 75,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

  利用多媒体吸引大家一起关注到主要问题上: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学生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然后请学生进行验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接着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从而学生初步认识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例9:28 18、78.6 11,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两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们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们是怎么样循环的?

  学生独立完成例9、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观察"比较1.555…、7.14545…这两个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同时介绍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以上整个过程教师不再以讲为主,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耳、眼、口、脑、手"全频道"表演,尽情表现。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上述知识后,让学生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计算:15 16= 1.5 7=

  教师提问:这两个算式的商是整数吗?让学生计算并讨论,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0.2142857142857……是一个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三)优化课堂练习,培养能力

  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样、深刻、有趣,尤其强调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华,让人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后分别安排了如下练习:

  1、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为什么?是循环小数的用循环点表示。

  0.9375      1.5353…

  5.1281414…    0.2142857142857…

  5.314162…     8.4666…

  3.1415926…    0.19292

  2、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①3.141596……, ②0.625, ③4.1666……,

  ④6.5555555, ⑤ 4.8686……, ⑥ 0.00909……

  有限小数有( ),

  无限小数有( ),

  循环小数有( )。

  学习新知后及时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根据相应的情况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概念。这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全部知识学完后我又安排了系统的反馈练习:

  1、下面哪道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道题的商是无限小数?

  10 9    1.332 4   23 3.33

  2、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 ) 0.083838……( )

  0.4444……( ) 7.275275……( )

  3、在 里填上">","<"或"="符号。

  3.14 3.1 Arial, 宋体" * hps28 oad(s· 3. Arial, 宋体" * hps24 oad(s· 3.222 8. Arial, 宋体" * hps24 oad(s· 8. Arial, 宋体" * hps24 oad(s· Arial, 宋体" * hps24 oad(s· 4 9 0. Arial, 宋体" * hps24 oad(s·

  4、动脑筋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这些练习题的形式多样,有趣味性,并联系生活,这样安排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理解、掌握,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并说说是怎样学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   概念   能力   情况   教师   数字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