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我的计划表

设计意图: 幼儿园孩子的作息时间多数是由成人来安排的,孩子们只会对一个单一的目的进行计划,而对自己的一连贯的活动缺乏计划和安排,尤其是在离园后这一段时间里,家长忙于家务,无心照顾孩子,所以部分幼儿会花很多时间玩耍、看电视等,缺乏合理有序的安排时间的观念,不懂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而孩子入小学后,学习任务一加重,他们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所以教师逐步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打算。2.尝试以图表和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活动安排。3.培养有序做事和珍惜时间的意识。活动准备:1.教师的计划表2.幼儿使用的空白计划表3.若干记号笔4.两个可以拨动指针的钟面5.若干张白纸活动过程:一、导入:我的休息天。——马上到双休日了,小朋友们,你们在双休日会干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休息天一般都做写什么事情,或者这个休息天想要干些什么?)——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的打算。(幼儿说自???的打算,老师有目的选择一些计划记录在白纸上,一个计划一张纸)二、安排我的打算。1.引导幼儿安排计划事情的先后顺序——每一个小朋友都自己的打算,老师都记不过来了,所以刚刚老师只记录了一些小朋友们要做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有哪些计划吧?(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刚刚记录的一些计划)——这些事我们不可能同时去做,我们不能左手写字,右手吃饭啊!所以我们要先完成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但是,我们怎么能知道先做哪件事情会比较好呢?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事里我们先做什么呢?(根据多数幼儿的意见将上述计划图片按顺序排好)2.引导幼儿明确要做事情的具体时间——小朋友们真棒,将事情都排好了。但是我们到底什么时间该做这些事呢?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法宝来帮助我们啦!(出示钟)——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出示指针可以拨动的时钟,引导幼儿说出具体的时间)——小朋友们真厉害,能够把早上6点到晚上9点都准确地说出来。那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件法宝来安排我们要做的事情啦!——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当当当,时间到了星期六的早上,小朋友们还在睡梦中,小朋友你们要几点起床呢?——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我们几点钟的时候(干什么)?为什么呢?(老师和幼儿一起探讨上面计划的具体时间,老师记录在相应图片上)——老师引导幼儿完善整个计划三、我的计划表。——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怎么去安排双休日想做的事情了吗?——老师想留着这些东西,想要做什么事了,看一下,就不会忘记啦!但是,我们这样一张张的看,实在是太麻烦了,小朋友有没有办法能够将每件事情都记得很清楚呢?——老师有一个办法,这就是老师的第二个法宝啦!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小朋友认识这几个字吗?——老师也计划了双休日要做什么事,制作了一张计划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教师的计划表。结合时钟,引导孩子观察教师的计划表——计划表有几列,第一列是写什么,第二列是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现在小朋友们也来自己制作计划表,写下、画下双休日想做的事。——幼儿互相讲述、介绍自己的计划表。 活动延伸:1.展示幼儿的计划表。一日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将自己的计划表带回家向家长介绍。2.设计主题墙展示幼儿的计划表。 

【过程记录】整个活动地开展比较顺利,小朋友们十分感兴趣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周末,积极讨论,认真地设计计划表。在导入环节,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特别是有些幼儿不理解“双休日”时,我慢慢引导:“双休日就是星期六、星期天。那么我们今天是星期几?还有几天到星期六啊?”这样带着幼儿慢慢由周三过度到双休日,给予其思考的空间。因此,幼儿在谈论自己双休日想做的事情的时候非常积极。并且,我让幼儿组成小组,尝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进行活动。第二个环节是和幼儿一起设计一份计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想法,尽管看着已有的图片还是很难确定。因此,我临时决定让某个幼儿选自己想做的事,让其他的幼儿选择接着要做的事,最后,引导幼儿加上“早饭”、“刷牙洗脸”、“中饭”、“晚饭”等常规事件,我和幼儿一起设计了计划,让幼儿初步理解怎样去安排计划。第三个环节是和幼儿一起制定详细的计划表。首先是得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计划表”。幸运地是,有幼儿知道并且做出了正确的解释。我让该幼儿上来作解释,一方面小朋友的解释能够让小朋友理解,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接着结合自制的可拨动指针的时钟,我引导幼儿明确了每件事情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但这一环节遇到了困难,尽管幼儿能够认识整点的时间,但是不能将时间精确到分钟。因此,我就降低???要求,不要求幼儿将每件事情开始和结束时间确定下来,只让幼儿能够知道早上做什么事情,能够做几件事情,下午做什么事情,能够做几件事情。第四个环节是让幼儿自己制定计划表。首先我展示了教师的计划表,让幼儿了解计划表的整体结构,即“第一列为时间,第二列为计划的事情”。接着让幼儿自己设计。但是,这一环节出乎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的是,幼儿不能画时钟,并且多照着我的计划表来,这是整个活动中最“混乱”的。第五个环节是幼儿评价与介绍。由于时间不够,有的幼儿画的很快,有的幼儿画的很慢,不能聚集到一起进行评价。因此,我最后采取了单个、少数等评价的方式。第六个环节是活动延伸部分。在下一次全实践时,我在幼儿自由活动时和幼儿讨论了他们制定的计划表,发现没有完成的幼儿完成了,还有的幼儿制定了好几张计划表。可见这一活动很好地延续了下去,幼儿在这次活动中还是有所得的。并且,在教室里设计了主题墙,张贴这些小朋友的计划表,很好地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也是一次成果的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社会   双休日   大班   时钟   小朋友   环节   幼儿   事情   老师   教师   时间   计划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