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句语言美。

  3、理解中国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最让文人们扬眉吐气的便是那长长的苏堤。知道他是在谁的带领下建造而成的吗?(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封泥构造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轼,便给这长堤命名为苏堤)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苏轼的诗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抬起手和老师书写课题。读读这长长的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诗的时间是在六月二十七日,农历的盛夏;地点是在望湖楼;醉是诗人写诗的状态,说明诗人喝了些小酒而做的诗)你连起来说一说。

  3、对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简介苏轼)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去品读,去吟诵,去感受作者写诗的情怀。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湖雨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自主学习,师巡视。

  展示交流:

  1、品读古诗

  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的热火朝天,哪个小组愿意为我们展示做一个精彩的开头。

  预设一: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

  (1)黑云和打翻的墨水,白雨和跳动的`珍珠有什么关系?

  (2)作者是通过什么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观察和想象)

  (3)想象画面,理解跳珠。(是雨点落在船上,又被弹起才形成跳珠)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滂沱大雨,瓢泼大雨,倾盆大雨。这一团滚滚而来的黑云和一阵歘歘而下的白雨形成了色彩美;打翻的墨汁和跳动的珍珠形成动态美。

  (4)短短时间,黑云翻墨,白雨跳珠,苏轼看到了.......

  短短时间,雷声轰鸣,大雨滂沱,苏轼听到了.......

  短短时间,深深笔尖,有感而发,苏轼写下了.......

  (5)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巧妙而贴切的比喻让西湖色彩丰富,活跃灵动,美不胜收,你还知道那些诗中也有这样生动的比喻?(生交流)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6)这大胆的想象,多么的美,多么浪漫,难怪人们称其为苏仙。黑云白雨过后,天地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哪个小组继续交流。

  预设二:

  忽:

  (1)忽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体现了什么?(变化之快)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水如天:

  (1)如是像的意思,水像天一样的.......

  (2)想象画面,学生说。

  (3)水如天一样.......

  2、吟诵古诗

  (1)想象画面读:古人读诗,诗中有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诗中画面。

  (2)七言绝句的读法,二二三,四三。

  (3)平仄读,一声二声为平声,读的长些;三声四声为仄声,读的短些。

  (4)打着节拍读;古人读诗,是拍着手,踏着脚,打着节奏来读的,所以也叫踏歌,让我们也这样读一读。

  (5)吟唱,自唱。自成曲调自有情。

  任务二结合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说说苏轼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我们从这首诗中学到什么?(从创作背景、人生经历,诗的风格来思考)

  学生自学,师巡视。

  展示交流:

  1、对西湖晴雨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2、苏轼为人坦荡,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因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遭到朝廷当权的排挤打压,被贬官三次,流放到八个地方,做地方官时,勤于政事,为百姓做实事,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

  3、诗中的乌云、白雨有了象征意义。象征朝堂风起云涌的新党与旧党之争,预示这一切就像疾风骤雨一样,终会归于平静;还象征着自己被贬的悲惨遭遇,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阻碍,这些都会归于平静。

  4、作者特别喜欢这首诗歌,在他五十岁再返西湖时,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在回当年,望湖楼上,凭栏远眺,不禁吟诵出苏轼的诗。

  三、检测导结

  短短的一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我们就读出了西湖疾风骤雨的美,黑云翻墨的美,白雨跳珠的美。还寻到了二十八个字背后的那种精神情怀,面对风浪挫折乐观从容地面对。这就是诗歌的独特魅力。

  作业: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文包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苏堤   云和   西湖   黑云   古诗   诗句   诗人   画面   小组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