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小猪和靴子》

设计意图:《小猪和靴子》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故事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对话,使幼儿充分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教材。因此,在活动中,我给幼儿创造讨论、交流、讲述、倾听的机会,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发展。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2.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3.愿意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重点: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乐意参与讲述活动,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以及在平时有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表演道具(背景图一幅,小猪、狐狸、八哥鸟、小熊头饰,红靴子一只、花一束)活动过程:1.自由讲述,引出课题出示课件第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图片上是什么地方?是谁?提问:小猪发现的这个口小底大的红红的东西,摸上去很光滑,象什么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让幼儿同伴之间自由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故事发展情节。)2.视听结合,想象讲述(1)课件逐一展示,让幼儿利用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一想并说一说。提问:你觉得小猪会碰见谁,小动物又会对小猪说什么?小猪把这个红红的东西当作了什么?  (2)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为故事取名字。    提问:和小伙伴讨论一下,为故事取一个名字。(在幼儿边观察边讲述的过程中欣赏故事的发展和结束,重点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最后,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为故事取名字,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完整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3.迁移主题,渗透教育提问: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分析了故事中小猪的性格特点,让幼儿感受到了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提问:请你说说在平时拾到东西后是怎么做的?是怎么乐于助人的?(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讨论,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从而鼓励幼儿争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4.故事表演,积累经验请幼儿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让幼儿进入情境表演区,戴上头饰,分角色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故事内容。)活动延伸: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用橡皮泥做一做靴子,感受作品中想象物品的形状特征。活动反思: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设计成讲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角,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中,始终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他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让他们在自主、创新的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能力,达到活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语言   靴子   语言   中班   乐于助人   红红   大胆   画面   幼儿   过程   东西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