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水族馆

一、活动目标:1、感应曲式a-a-b。2、学习戏剧表演。3、熟悉曲子、了解作者。二、活动准备:水底生物的图片、水袖、纱巾、飘带三、活动过程:1、图卡介绍水中生物。你们去过水族馆吗?(海底世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2、配词律动。小金鱼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怎样游?吹泡泡怎样吹?(学一学)教师整首演唱歌曲,并和孩子一起表演。(不配乐)3、听音乐学唱歌曲。全体听音乐,学习歌曲。边学唱歌曲,边表演律动。4、看动画片:课件《水族馆》。请大家来看动画片。(边出示图片边唱歌)介绍{:||}反复记号。尝试演唱歌词。(不配乐)5、替换语词和律动。刚才我们说了,水族馆里有很多的小动物,那除了金鱼还可以唱我是一条 ?幼儿尝试演唱第一句。6、全曲律动扮演。要求:所有的鱼类都要到水中游玩,大鲨鱼只能在“泡泡吹得好高”的时候出来,其余的小鱼要逃跑,“吸---吹”的时候,小鱼把大鲨鱼哄走。7、介绍曲子名称、作者。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水族馆》8、幼儿操作幼儿听着音乐节奏,给不完整的图谱画上泡泡。四、活动反思:通过故事引导,在图谱、律动的启示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曲式。在活动中,孩子们倾听音乐时的专注及参与游戏的热情,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它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主动地学习。在进行律动表演中,我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投入 歌唱的声音低低的,行动非常谨慎,像怕碰破了水中泡泡一样。那情景就像一幅宁静的水中画面。可让我始料不到的是:律动表演刚结束,一个孩子轻喘着气,拍着胸口说:“老师,这音乐好吓人呐!”“你感觉到什么了呢?”我赶紧问到。“好象我沉到了海底一样。”(这孩子对间奏的感受较强。)“我感觉得像是一只大鲨鱼游来要咬我。”一个孩子插嘴道,一些孩子听到了纷纷在一旁作大鲨鱼咬小鱼的动作。“让我们来边听音乐、边玩大鲨鱼的游戏好吗?”看到孩子的兴趣很高,我赶紧向他们提议。“好!”、“好!”“可是变成了大鲨鱼后,歌词怎么唱呢?”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地一股新的语词出现了:我是一条鲨鱼,我是一条鲨鱼,我的肚子饿了,我要吃小鱼。(间奏)由上自下四处找小鱼。段这边许多小鱼,这边许多小鱼,追——抓,追——抓,抓抓抓抓。(最后一段)追着一群小鱼逐渐远去。在分配好角色后,我又组织孩子边听音乐,边唱边玩“大鲨鱼来了”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热情投入。(我想这与学前班孩子年龄较大,喜欢刺激性游戏性有关)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虽然我组织的这一次活动,因节外生枝而没有按教师用书上的活动流程来进行。但一想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音乐   水族馆   曲式   语词   音乐   图谱   大班   小鱼   水中   泡泡   幼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