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神奇的石头画》教案及说课稿

设计意图:

对于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来说,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当考虑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贴近。在石头上画画对于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感兴趣的美术形式,孩子们可以从对石头外形的基本观察开始,去想象每一块石头像什么,可以创作成什么……甚至还可以将不同的石头进行对接从而创作出更为生动的美术作品。在发展幼儿绘画能力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神奇的石头画”这一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对美术有从无意识观察到有意识观察,喜欢尝试更多的材料。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到好奇。开始探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抓住这一时机,运用特殊的美术形式对幼儿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能力,创造型人都会得以充分挖掘,激发和培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石头画。2、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胆创造石头画并加深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石头画。

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范例石头画及幼儿绘画所需的石头。

2、 石头画ppt。

3、颜料、棉签、水粉盘、画笔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范例石头,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个石头漂亮吗?请小朋友们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

(3)我们怎么样才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头变得漂亮呢?请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幼儿自由讨论)

(4)每一个石头就像我们的小朋友一样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今天我们都来画一画石头,比比谁的石头最漂亮。

2、播放ppt。

请小朋友们欣赏ppt中的石头画。

3、教师示范装饰石头。

(1)教师用画笔、棉签等简单的装饰石头,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自己的石头呢?

(2)让幼儿讲述想怎么样装饰自己石头?

(3)引导幼儿装饰石头并大胆的创造。

3、幼儿绘画装饰石头,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各方法装饰石头。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活动延伸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神奇的石头画》。

(2)幼儿相互参观,说说谁的石头最漂亮。

说课稿(神奇的石头画)

一、 说教材

在石头上画画对于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感兴趣的美术形式,孩子们可以从对石头外形的基本观察开始,去想象每一块石头像什么,可以创作成什么……甚至还可以将不同的石头进行对接从而创作出更为生动的美术作品。在发展幼儿绘画能力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石头画属于意愿画活动(又称自由画活动):意愿画活动的定义及作用,意愿画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绘画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愿望的一种绘画活动形式。意愿画的学习,对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前儿童大胆、主动的表现能力,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

在意愿画活动中,除了强调让学前儿童“自己想自己画”以外,教师还是要合理地进行指导,虽然不作具体的、集体的示范,但是要关注、启发、欣赏学前儿童大胆想象、大胆表现上下更多的功夫。同时,意愿画活动要与命题画活动进行合理的穿插、配合,这样更有助于学前儿童表现技能的运用和创造兴趣的激发、保持、提高。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中班开展命题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由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 说目标

1、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石头画。2、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 大胆创造石头画并加深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 说准备

1、范例石头画及幼儿绘画所需的石头(让幼儿能近距离的参观,从而更好的发挥)。

2、石头画ppt(有更多的素材让幼儿欣赏)。

3、颜料、棉签、水粉盘、画笔等(各种材料准备,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四、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选择了以下教法:     

1、观察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整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作画的乐趣。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绘画的主题,采用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范例石头画作品中,发现可以用各种色彩来装饰石头并享受大胆创造装饰石头,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示范法。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指通过教师直接的规划操作演示,使幼儿迅速把握作画步骤,掌握表现图像的基本方法,一向被认为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3、范例法。范例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所需的直观教具,是儿童学习描绘各种物象的参照物,它在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图片、标本、模型以及教师画(做)的样品均可作为范例。由此选择运用范例法。

4、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问题展开点评。

五、说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石头画。

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六、说过程

1、导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开端,它不仅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而且也是激发幼儿兴趣,调剂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由此在导入部分选择出示范例石头及石头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2、基本部分:选择让幼儿自己装饰并进行大胆创造。

3、结束部分:有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能让幼儿集中注意力,稳定教学秩序,帮助幼儿所学知识,促进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经验迁移。由此在本部分选择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教案   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中班美术   石头   中班   学前   难点   范例   意愿   大胆   神奇   幼儿   美术   能力   教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