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中秋节作文范文【三篇】

  篇一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

  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赶来了,它先是金黄的金黄的,徐徐穿过那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钯变浅了,浅了,白了!它高傲地升起来了。它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烘托着充满温馨静谧的夜。我也置放在这月光之海中了。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双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愉到好处。

  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中秋的月亮又大双圆?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了,所以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哦,我明白了,原来中秋节的月亮寄托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怪不得大诗人李白发出来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大词人苏轼抒发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我喜欢这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亮下,大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畅谈收获的喜悦,寄托对不能回家的亲人的祝福。而我在这意境中感受着亲人的关爱。祝所有的人中秋节快乐!

  篇二

  看黑夜渐渐织上天空,我们登顶观月。

  正值清秋时节,屋顶上,树木茂盛。银河泄影,丹桂流香。举头四顾:云浮天中,隐现红光。点点繁星,辉映天空。红日已半入西山,倦鸟正隐于暮色。如此美景,已让人陶醉。继而,月上梢头,霎时间清风阵阵,丹桂吐香,树影参横,山色光亮。再望苍穹,见碧天如海,一望无垠,花随风舞,争相朝贺。茶香弥漫,花香四溢,怎不令人陶醉?往下望去,处处灯火辉煌,街街车水马龙。楼阁横斜,笙歌响亮,好一派市井风光!

  此时,月正天中。群星璀璨,衬托玉轮。月如一个害羞又淘气的姑娘,时藏于云中,只露出点点银光;时而又露出半个身子,朝人们微笑;时而又让彩云随风舞蹈,上演彩云追月。

  月在云端,人在月下。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齐聚一堂,独不见远在成都的小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小姨的一箭归心。同在圆月之下,异乡游子却不能和亲人见面。如此美景,却不能一起欣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之愁,不就是这软禁在深宫的离愁吗?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这中秋之夜,更祝愿天下游子早日归乡!

  篇三

  八月十五的夜晚,清凉的晚风送来一阵阵桂花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我们一家聚在外婆家,准备吃月饼赏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一种习俗。我们家的月饼种类繁多:有草莓馅的;蛋黄馅的;豆沙馅的……我在里面精挑细选地拿出我最喜欢吃的豆沙馅的月饼,我迫不及待撕开包装纸,露出了美丽的图案,飘来阵阵香味,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先轻轻地咬一小口,感觉月饼甜甜的,软软的,香香的。我又咬了一大口,露出了豆沙,含在嘴里,胜过山珍海味,到现在还回味无穷。

  我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等待着月亮的升起。突然天边出现了淡淡的黄色的光亮。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月亮升起来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就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脸上蒙着一层橘黄的纱巾。月亮越来越高,就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月亮发出银色的光芒,星星不见了,好像盖上了月亮姐姐送的银白色的纱衣,显得朦朦胧胧。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我陶醉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陶醉在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陶醉在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美景之中。

  望着这明亮的月亮,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也仿佛飞到了月亮之上,看嫦娥在广寒宫门口思念她的家人;看见吴刚一边砍桂花树,一边思念着他的亲人;看见玉兔在捣药,他好像在思念着地球上的胡萝卜……月亮越来越亮,我又仿佛来到台湾,看见了那里的小朋友也在吃月饼,看月亮,边思念大陆上的亲人。我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祖国能像中秋的月亮一样圆圆的,不缺一角。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我爱这皎洁的明月,更爱中秋节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作文   节日   中秋节   1700字   举头   豆沙   月亮   月饼   陶醉   明月   中秋   亲人   思念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