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亲爱的》观后感1000字_观看电影亲爱的有感1000字

  作为一部以失踪儿童为题的电影,《亲爱的》最终的落足并非在拐卖上,而是在孩子解救后,血缘的挚亲与为母之爱,这两个本密不可分的整体却因诱拐成为了对立的情感冲击,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亲爱的》观后感1000字,希望能帮到大家!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1000字篇1

  电影《亲爱的》主演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该片已于20xx年8月28日在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并于20xx年9月25日18点全国公映。截止到10月28日该片票房已达到3.5亿人民币。女主角赵薇凭借该片入围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奖并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我们常常会用一些与孩子有关的词语来表达美好,比如“童真”、“童趣”、“童心”、“童颜”;我们也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花朵”比喻,表达对他们的希冀。在我们的印象里,凡是与孩子有关的总像张白纸一样洁白无瑕,他们代表着纯真,代表着希望。然而现实生活里总有些黑色分子一而再地摧残这样一些纯白净美的精灵,一遍一遍刺痛人们的心灵,挑战人们的极限。

  10月3号,江都7岁女童随奶奶到泰州市姜堰区华港镇亲戚家参加婚礼时被拐走遭到杀害,10月6号,警方发现被遗弃的女童尸体。这样的事件又再一次曝光在公众面前,让人不禁联想到这样的一幕: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个面带微笑充满恶意的大人来到小孩面前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将这个单纯的小孩吞噬,再见时已是野外小孩的尸体。我们是想向苍天质问的痛心疾首,是想将犯人千刀万剐也不为过的愤怒,是想到孩子满脸笑容的无力哭泣......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让我们的心痛了又痛。

  最近热映的由陈可辛导演,赵薇、佟大为、黄渤等主演的电影《亲爱的》,该片改编自真实新闻,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也许故事本身令人动容加之演员的演技好,观影的人不禁一次一次在观影过程中落泪。

  这样的事情如何不再发生,如何避免?该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孩子,继电影观看结束和七岁女童遇害的事件发生后这样的想法又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全社会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

  纵观每例案件,犯人无不是利用年少无知和防范意识薄弱的弱点作案。那么如果我们对孩子们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也许是个不错的方法。从丫丫学语开始,从家庭到学校,从日常到课堂,一遍遍强调,一遍遍教导,让他们学会拒绝与自己不熟悉的人接触。如此虽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但是也能强化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除了家庭、学校日常生活的教育,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也许可以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这些弱势的天使。众所周知,法律是保护公民和大力犯罪的有力武器,也许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法律、我们的制度更完善一些,更能及时有效地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命健康。当前我们国家没有一部具体关于保护拐卖儿童、虐待儿童、性侵儿童的法律,而然现如今拐卖儿童、虐待儿童、性侵儿童、少女遇害这些事件屡屡发生。那么也许是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制定一部专门法来保护这些弱势体的权利,不再走失24小时后才能立案,家属报警“该出手时就出手”......愿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还你一个灿烂的明天,不求你长大后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求你一生平安。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篇2

  整体来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在烂片如云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十分有诚意的作品,也是用心良苦之作。整个电影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叙述一个故事,如果是讲一个丢失与找回的故事,我想,在找到的那一刻,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在电影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以,这个电影讲了不止一个故事,而是以一个故事为切入点,讲了一个社会上被忽视的群体的事,这个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心酸苦难,却不知道何以救赎。说陈可辛良苦用心,确然如此,当一个导演把摄像机的镜头放置于的社会苦难的本身,他已经成功了好大的一部分,这种用心带着对众生的怜悯,对遭受苦难的无可奈何。

  深圳这座用摩天大楼与金钱堆积起来的城市,出现在电影里,是城中村那些错综复杂的街巷,肮脏迷乱如头顶交错的电缆一样,这是对于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不可见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如同这个故事发生的群体一样,不被重视,被忽视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再发生。黄渤丢失了自己的孩子,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遇到的不是阳光正义的救助,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骗局,这些趁人之危的骗局,让人咬牙切齿,而却又令人真实相信这才是最可能的结果,那就是,这个社会阴影不被我们所察觉,直到我们走进阴影本身。

  当黄渤带着钱进入一个骗局,他在最后一刻逃跑的时候,骗子去追他,要抢他的钱,他在前边跑,骗子在后边追,却喊前边的是抢包的,这个情节,着实触动人,令人头皮发麻,这就是传说中的角色翻转,惨吗,还不够,已经被苦难踩到脚下了吗,不,还要粉身碎骨。——悲惨的世界!

  陈可辛当然给黄渤一个美好的结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黄渤遇到了一群同样经历的人们,他们组成了一个不为社会所熟悉的群体,他们为所知,却一直在为那个悲伤的经历奔波,一载又一载。电影美化了好多,韩先生是个有钱人,在寻找孩子的路上帮了黄渤不少,黄渤也不过是中彩票的一个人。而故事外另一个群体呢,是赵薇角色群体,他们本身是没有原罪的,一心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却在整个过程中遇到各种壁垒。这并不是为了同情,导演也没有丝毫同情,但是最令人心酸的时候,是在世界之窗公交站那个场景里,一群人将失子的痛苦的愤怒,一股脑撒向了这个有点无辜的女人,她哭着伏跪在地上,但是依然无法被原谅,这个水火不容的矛盾无法调和。正如电影里高律师所抱怨,世人缺乏相互理解,换位思考。这似乎也印证着一个事实,世界如此,那么似乎有些痛苦,就必须要被一些人心酸的承受下来,不会因为他本身已经很苦难。

  陈可辛的诚意还在于,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生态,政府相关在里边出现了没有多少次,一次是24小时之后才给立案,一次是韩先生找了6年之后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时候,政府人员要他前一个孩子的死亡证明。这倒不是在黑谁,可能当时这个情况就是如此,但是陈可辛并没有对社会完全失望,他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政府,毕竟在关键时候,还是警察开着车,一枪示警终止了村民对黄渤等人的围殴。

  陈可辛把镜头摇到社会的这个角落的时候,他已经成功了好多,这种题材,只要能客观些表述,就不会出大问题。这个电影,说不像一个单纯的故事,因为已经有点纪录片的味道,而这种带着对世界怜悯的眼观,在一片浮华空洞无物的国产电影中,能找到他的位置。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篇3

  作为一部以失踪儿童为题的电影,《亲爱的》最终的落足并非在拐卖上,而是在孩子解救后,血缘的挚亲与为母之爱,这两个本密不可分的整体却因诱拐成为了对立的情感冲击,法律或能以最直接了当的方式给予公正的宣判,但这背后亲与爱的纠葛却是难断的,人最为难舍的便是彼此的羁绊。

  《亲爱的》用过半的时间倾述了一个丢孩子,找孩子,找到孩子田文军和鲁晓娟为人父母的寻子故事,如若该片在此戛然而止,那么这或将仅是一部较为不错的作品,电影深度得见更在于找到孩子后的种种,孩子哭打着亲身父母喊着要妈妈,村妇李红琴对被拐来和捡来的孩子视若已出执着的爱,贪财不讲法律底线的律师高夏为李红琴的无偿辩护,誓言不再生孩子寻子联盟带头人韩德忠苦寻多年未果煎熬中无奈的弃言,电影后半段这个找到孩子后的故事,予人了更强的感情渲染,剧情的张力得以全面展开,在这看似难断的亲与爱中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芒。

  这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亲情与爱情戏剧性的对立,营造了电影最为引人深思的张力所在,人贩固然是十恶不赦的,但对于电影中的李红琴她不明孩子是被丈夫拐来,丈夫过世面对生活的艰辛更没有将孩子卖掉,其电影中锲而不舍对亲情的执着是如此的动人心弦,你无法苛责一位善良村妇的母爱,也难诉警察,法官,福利院长坚守法律的不近人情,更不能否定苦寻孩子父母的挚亲之情,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李红琴又多了新的羁绊,只能说作为导演的陈可辛在电影中希望的是大家能感受到电影亲情的珍贵,而并非要给观众一个答案,故将结局留给了观众。

  电影中每个人都是影帝影后,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蓝本,几进所有人都会为之动容,更何况一群中国影界的翘楚,黄渤依旧演着一个稍带痞气的小贩父亲,搭戏带着高冷气息的郝蕾,两人的不合适是从角色的骨子里显露而出,他们作为一对离异夫妻人物塑造上可谓入目三分,赵薇饰演的李红琴这个人物撑起了整个电影后半段,无助却带着执着的母亲形象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还有佟大为、张译、张雨绮等等,电影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已的故事,每个人在演出时都有种把控主场的主角感,陈可辛对于演员的选角和人物把控从未如此恰到好处的暗合电影本身,毫不夸张的说这亦是陈可辛至今最为出色的作品。

  电影没有斑斓的基色,却带来了最诚挚的镜头质感,电影没有绚丽的浓妆,却带来了最美丽的质朴素颜,电影更没有矫情的作态,却给人了以最直击心灵的感动,亲情与爱情在电影中或为人难断,但电影的温度却暖人心房。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篇4

  亲爱的,就是你深深爱着的那些人,就是那些深深爱着你的人,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影片中,鹏鹏就是他父母亲爱的儿子。在影片一开始,讲述了许多生活中的繁琐之事。看似并没有多少独特的意味,却无不表现出父亲对儿子鹏鹏浓浓的爱,爱得亲切,爱得深沉。有句话说:“只有等你失去了,你才会去珍惜。”当鹏鹏的父亲不小心把儿子鹏鹏丢了,心中是多么后悔啊!后来,尽管鹏鹏的父母因为找鹏鹏被骗好几次,甚至连骗子都不骗他了。但鹏鹏的父亲依然没有放弃寻找,依然苦苦寻找着那份不小心丢失了的浓浓亲情。我深深感到,原来亲情是如此的可贵。寻找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却毅然决然的一直找下去,这也许就是最真挚亲情的流露了吧!在几年的苦苦寻找之后,他们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找到了鹏鹏。

  找到鹏鹏了,本该欣喜,但鹏鹏已经完全忘记了他们。鹏鹏重见父母,没有欣喜和激动,没有欢乐和幸福,只有迷茫与不解,只有恐惧与害怕。鹏鹏的父亲、母亲苦苦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几年,寻找到的却是这个结果。。。。。。不知是激动还是委屈、悲伤还是欢喜的泪水,一下子浸透了衣襟,泪水如泉水一样涌出来了。多么不容易啊!亲情是多么可贵啊,如此值得我们去好好的珍惜。

  电影后半段也是如何的扣人心弦,将鹏鹏与他妹妹吉芳养大的人叫李红芳。在她的生活中,鹏鹏被带回到父母身边,吉芳又被法院送到褔利院。她的家可以说是完全支离破碎了。李红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为了要回自己的女儿,来到深圳,她苦苦哀求着,希望能要回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吉芳,能回到她的身边。李红芳四处寻找帮助,尽管也遭遇了许多的失败,却一直坚持着。她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呢?因为从小就是她带大的鹏鹏和吉芳,就是她最最亲爱的人啊!

  亲爱的,亲爱的。亲情是如此宝贵,我们为何不去好好珍惜它呢!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篇5

  国产影片再次让我刮目相看。

  上一次是《中国合伙人》、《致青春》,这次是打拐影片《亲爱的》。

  丢失孩子撕心裂肺的场面,我不忍目睹,恰好妻子中午带孩子出去了,赶紧给她发微信,问她回来没?她回说到家了,我这才放下心来。

  有小孩的人看这影片都快神经了。

  感谢导演编剧,并没有出现更为凄惨的镜头,比如被拐卖的孩子被强迫乞讨,甚至像网上传的那样被搞残废…

  更为幸运的是给孩子安排了一位赵薇饰演的善良的女人作为收养者,孩子处境不至于过于悲惨。

  当然,这只是影片中找到的孩子的实际情况,其它那么多尚未找到甚至永远也找不到的孩子会怎样,只有天知道了。

  这里,我主要谈点我的感受。

  首先,影片中反映出中国的真实现状。

  现在的电影电视剧有很多很恶心,要么是国共战争和抗日片,情节离奇荒谬可笑,导演编剧演员非常的弱智,要么是古装片,古代人的美好生活,皇帝充满人性善解人意,要么是脱离实际的所谓现实片,几千块钱工资却豪车豪宅,不知收入从哪里来,完全脱离现实。

  但是《亲爱的》却充满现实感,一开始城中村蜘蛛网电线,凌乱肮脏让人非常深刻,和城市中高楼大厦别墅豪宅形成鲜明对比;孩子被拐,通过网络等媒体发布寻人启示,结果被骗,而且骗子居然还是众多人,行骗不成演变成集体抢劫,路人无动于衷,最后被迫跳河,反映出道德沦丧的普遍性;还有建筑工地猥琐的农民工,一个同乡兄弟,为了作证不惜趁人之危,低贱愚昧肮脏,种种都在向我们警示,强大中国的虚幻,只要国民生活不幸福甚至困苦不堪,外表再强大也不过是外强中干,败絮其中。

  其次,影片中关于警察的两处镜头画面的意义。

  第一个是失踪孩子父亲在孩子失踪后报案的画面,孩子丢失三四个小时给警方打电话报案,警察回答孩子失踪二十四小时以后才能立案。

  关于这个情况,公安部们已经做出澄清,说影片中的说法是误导,法律没有规定必须等到24小时后才立案,只要小孩丢失立即报警,公安机关应立即受理。

  但是现实中到底情况怎样?也许各地情况不一样,现实中的确存在很多刚报了警时间不长孩子又回来了的情况,到底公安机关有没有执行失踪24小时再立案的规定,我想肯定存在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提出这个问题,希望以后不论那个公安机关,不要再出现24小时后再立案的情况错失良机。

  当然,我在这里主要不是说公安机关不作为的问题,而是,失踪孩子父母对公安局不作为的反应。

  当第一次电话报警,警方告知24小时立案的规定后,他几乎没有表示反对就挂了电话,后来在警察局查到孩子被拐监控后,尽管孩子母亲大声斥责警察没有及时立案,警察说这是规定,他们除了表示进一步愤怒外,并没有其它进一步反应。

  在他们的内心,一个人公民意识还在沉睡。

  第二个镜头是是另外一个失踪孩子父亲去计生部门办理准生证的画面。

  孩子丢了六年,终于下定决心重新开始再生一个,却被计生官员告知除非有死亡证明,否则不能办理准生手续,但是在孩子被拐卖情况下,公安机关是不能出具死亡证明的,除非通过法律程序宣告死亡,那样向法院提出申请,而且过程相当漫长。

  影片在控诉计划生育政策泯灭人性的残忍,以及政府部门麻木不仁的官僚主义作风。

  这个时候,这个失踪孩子父亲愤怒了!但是他没有仅仅向第一个失踪孩子父母那样表达愤怒,而是敲打着窗户喊出了“我是纳税人,我要投诉控告你”的呐喊!

  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中国影片第一次从一位主人公嘴里充满愤怒的对政府官员喊出这样的话,我们是公民,不是臣民,是纳税人,不仅仅是老百姓!

  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已经逐渐产生,官员不是什么父母官,而是为我们纳税人服务的普通人而已!民众和政府关系的启蒙已经逐渐显现。

  中国要发生根本改变,如果民众有纠纷冤屈还是用向政府向官员下跪方式解决,甚至下跪着居然有法学老师!那么中国是永远也建立不起民主法治的现代国家的,精神上弱小的国民无法建立实现中国梦这样伟大的事业!

  第一个镜头画面显示中国很多人还生活在臣民社会时代,第二个镜头画面显示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进去公民社会时代。我希望第一个镜头画面里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公民社会时代,第二个镜头画面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国家走向公民社会,民主法治宪政的中国水到渠成。

  再次,我还想谈一下佟大为饰演的高律师。

  作为一个律师,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个佟大为主演的高律师,首先是对于赵薇饰演的李红不耐烦,后来慢慢发生转变,当法院决定不予受理时,他退还了李的5000元律师费,并决定免费为她继续打官司。尽管在法律上一些情节具有穿帮甚至错误的地方,比如案件应当在基层法院立案但是镜头却出现中级法院,但是,这是中国少有的对律师做正面形象处理的电影,在整部电影除了失踪父母们自发组织起来团结相互鼓励甚至参与打击拐卖儿童的行动中来,其他各色人等都充满冷漠欺诈坑蒙拐骗抢的情况下,高律师的出现,甚至是代表是代表了这个社会的良知。

  其实,律师在这个社会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弱小的扶助,更是对社会底线良知的坚守,这几年我们这个社会出现好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案要案,如果说我们守住了底线的的话,那是因为律师的坚持,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良知这东西在中国目前非常的珍贵,中国要崛起,要实现中国梦,整个社会首先要有良知,缺乏良知的的强大对自己是噩梦,对别人是灾难。

  感谢导演编剧。

  最后,这部影片是我少有看到影片结束音乐响起大家还不愿意走直到彻底结束的影片,伴随着《亲爱的小孩》的歌声大家都在回味沉思,我也在想,赵薇饰演的女主人公被迫和那个卑贱肮脏猥琐的农民工发生关系怀孕,她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佟大为饰演的那个高律师还会不会继续帮她?

  这是多年来中国电影少有的现实主义力作,肮脏不堪的城中村,愚昧落后的农村,僵化死板的法律、麻木不仁的官员、冷漠自私的民众、贫穷猥琐的农民工,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的法官、失踪父母组织起来自救和警方的缺乏作为的对比……,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丛林社会,影片的结尾让人充满无力悲伤,甚至不如托尔斯泰《复活》笔下当年的俄国社会,由于聂舍留朵夫代表贵族阶层的忏悔,马丝诺娃的结局最后还让读者内心充满希望,但是我们我们这个社会,又有谁在忏悔?没有强势阶层的反思忏悔,这个社会不可能得救,整个社会只能充满仇恨,最后走向爆炸。

  让我们都忏悔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作文   观后感   7200字   亲爱   电影   中国   镜头   父母   影片   孩子   社会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