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1

  《心灵捕手》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对于没有亲身的经历、阅历的我们,多看看,更是不错。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里求学,和书本打交道的学生,更要注意弥补缺乏生活经验的不足。因为任何学科,都是依归于生活。论文是要写滴,专著和教材是要读滴,但“活”更是要“生”滴。挥去那看似沉重的忧伤吧,回转到活生生的当下;跳出学科的窠臼与成规,在阳光下去体验行动出人的生气。

  “人”——这是心理学、乃至一切学问存在的意义。须知是书本和知识在试图完整表述人的属性、特征,而绝非人就是按照学科理论来存活。学理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其价值离开了人本身就是一堆废纸。

  前人把自己生命经历、专业研修所领悟到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到某种物质媒介(诸如语言、文字、影音视频、乃至他人身体),从而作者肉身朽灭之后,精神性的思绪得以留存。人类的文明就得益于这一累积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短暂而局限的,蒙昧无知是一种过法;“朝闻道、而夕死”是一种生存方法;悟道而行道、传道,将人类文明的火炬“薪尽火传”亦是一种活法。各领域卓越的专家、学者、行者,能做出成就其实源于“不甘心”。他们大抵都有聪慧敏锐的心智或自己对生活的切身感触,以及专长的技能或足以保障自己一生安稳的才华。然而他们必然有一点共性:他们不满意就此停止,不甘于此生只是被限制在自己的领域,也不想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于是他们不住的向外探索,要超越自己的身心辖制。

  在对抗自己、向外寻求的动态下,人们无意识中得到了这样一个好处:不过分的关注自己心理的好恶与哀乐。虽然这世界许多人或自恋自大、或自怜自怨、或自私自利。这些情绪其实人所共有,当你太关注自己、太沉浸于书本的世界、太在意一个人、太顺服自己的积习(这些情绪都是自足的、凝滞不前的心境必然会带来的)。

  西人有语曰:人在看到大自然的瑰丽奇异时,流下两滴眼泪。一滴是感叹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创造;另一滴是为了哀叹自己有这样一颗睿智细腻的心灵能欣赏这奇异世界,而这颗心却还注定要死去……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2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疑问,就是它的结局会是怎样?如果威尔仅仅是克服了心理障碍最终成为一个数学家,那样电影也太平淡无奇了,幸好在影片的最后我得到了一个我想要的结局。马特戴蒙最终离开了他的朋友们,同时也放弃了他的工作,去追他的爱情去了。而且不像其他电影中的那样威尔会敲开女主人公的房门然后深情一吻,电影的最后我们看到威尔驾着朋友们送他的车行驶在了公路上……

  当本阿弗莱克(人物名我忘了,只记得演员的名字)来敲威尔住处的大门时,这次他的愿望终于成真,威尔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有时候我们的确不应该为一个朋友的远去而感到悲伤,朋友又不是卫生间,为什么每天都要和你形影不离?

  除此以外电影的结尾表达了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把握自己的态度,就是跟随自己的心(follow your heart),虽然中国人所说的随心所欲是个贬义词。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3

  看上去很土的一个美国大款泰德·莱昂西斯,独立制片了一个记录片似的电影《南京》。我看到他接受NPR电视采访的新闻画面,那土老冒说制作《南京》是为了让10亿中国人看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使盗版我也不在乎”。

  我大吃一惊。美国AOL的副总裁说出这样的话来,跟知识产权保护背道而弛,纵容犯罪,于他的声名有损。可是,我到盗版摊上找过,有《300》有《海盗》有《变形金刚》,没有《南京》。我问摊主,答曰:不知道,没听过。电影院小厅里稀稀拉拉的上座率,这么没有市场效应的赔钱货,谁盗?

  莱昂西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

  知道张纯如,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她自杀的新闻。一个36岁的母亲的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我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时,当时正逢新春。我以为当代不会有能跟《雪白血红》比肩的纪实文学,而且题材类似也是战争,信手翻了翻。看着看着,就觉得胃里在抽筋纠结。大过年的不合时宜,本应该放下却怎么也没放得下。好多天才看完。

  很久之前,我看书就快得不得了了。不敢说过目不忘,但一目十行也不会让我丢掉整本书的灵魂。这久违的境状再出现,是因为看的方式。放弃了惯常的一气呵成,砍成一段一段地。这是不得不的选择,因为如果不采取断断续续地读,真读不下去啊。那时就想,如果1937年12月我在南京,我…………我不知道。因为压根儿就没敢往下想,没答案。

  读《南京暴行》以前。小时候上历史课,很少的段落,寥寥数笔,只需要记住时间、地点、事件、死亡人数,就OK了。考试顶多是个填空题,连简答题都不是,最常见的是选择题,排队法就OK了。瞎扯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大言不惭,纷纷说:要是我,拼一个值了杀两个赚一个。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因为当时想说:实在不行自杀呗。于是便很惭愧,最终也没好意思讲出去丢脸。

  可读完了《南京暴行》,忽然幼稚。自杀是奢侈品,少数人才能享用。

  有个纳粹约翰·拉贝,在南京建立了最大的安全区。一个纳粹。他的《拉贝日记》里,也能看见人道主义的闪光。这本书看得比张纯如的早。可是拉贝38年就离开了,他的记录是中断的。《魏特琳日记》因为女记者米妮·沃琴的女性身份,明显地对于性暴力的受害者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同情。这几本书构成了比教科书或是国内绝大多数干巴巴的罗列本角度更全面、记录更客观的平面框架。

  牧师约翰·马吉用16毫米胶片偷偷拍下了长达400英尺的影片。比尔·古登塔格把它们直接用到到了电影中。这些冒着极大风险得到的影像资料据说吓坏了所有影片参与者。古登塔格20xx年的作品《世贸双塔》,能从众多同一题材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他的导演功力可见一斑。整个电影以西方亲历者的视角审视这场浩劫。好就好在,一般的纪录片往往是把照片和幸存者的讲述堆砌成积木,大空而泛。这个纪录片是请演员来扮演曾经亲历过这一事件的当事人。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让一切都直观生动鲜活起来。《兄弟连》、BBC的纪录片,也采用了这种手法,效果惊人。

  《南京暴行》后面还有一个小标题〈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遗忘,大屠杀也能遗忘?

  其实与其说是遗忘,更准确的说是简单化、数字化,公式化。见得多听得多,习以为常,跟当时被屠杀却不会反抗逆来顺受一样,麻木了。

  是的,麻木。这个词的心理层面就是情感冷漠。1937年连年烽火见怪不怪,20xx年是声大雨小不了了之,早起茧了。

  刻意的信息屏蔽,集体的记忆压抑,根源于自己。建国之后热火朝天的干劲怎么可以用黑色的记忆来抹灰?小米加步枪把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和美国大兵打得抱头鼠窜的英雄战士,大建设大跃进大炼钢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才合时宜。可以控诉不可以叙述苦难;可以雄纠纠气昂昂不可以惨兮兮情切切。80年代之后的反思潮忙着拔乱反正,意识形态更重要。新世纪经济大潮也不允许有什么事实结果出现,所以讨论苍白得没有力量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二战中另一个大屠杀的亲历者犹太民族也有过一样的历史。以色列建国20xx年以后才有大屠杀的幸存者缄默讲述屈辱的经历。咱们也一样,从小被灌输的英雄主义光辉形象突然被羞辱凄惨侵占,出于本能地反抗不承认。真的假的?那些人傻啊?等着受死?

  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和他们也是一样的。

  从奥斯威辛这样的集中营出来的人,全部受到严重的精神伤害。大量的人从此记忆受损,智力下降。这种伤害比肉体伤害更持久、更难以痊愈,绝大多数人终身笼罩在其阴影下,表面精彩内心苍白,只是压抑得更为深远罢了。

  南京也是一样,因为那个城市在那个时间段里就是一整个儿的集中营。

  心理上的崩溃比日本人的刺刀更早杀死了他们。

  《南京》的第三方视角或许与我们平日接触到的不太一样,但无可否认这样更有冲击力,更有真实感。数字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纠缠于这个问题,只能造成真实深刻的历史抽象化的结果。结果就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学术研究全部淡淡地浮在一个一个情感存在上。如同蒙在历史车轮上的蛛丝,轻轻地却遮蔽了我们的眼。

  《卢旺达饭店》里引用了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话:当卢旺达陷入疯狂时,世界却闭上了眼。1994年4月7日开始的种族灭绝,100天里屠杀了100万人,几乎全是用大刀砍杀的,尸骨如山。

  那个影片尽管难免有美式英雄主义的影子,但绝对瑕不掩瑜,出类拔萃。

  这场以种族灭绝为目的大屠杀,居然还会发生在二战50年之后的现代信息社会。很多当时战争罪犯现在依然身居高位权钱依旧,或者流亡海外逍遥自在。是反思不多么?联合国20xx年纪念卢旺达大屠杀20xx年祭不隆重不热烈么?国际研讨会参与者不踊跃么?结果怎么样呢?足够影响结果的既定事实太多了,伦理人道显然不是最重要的那杯茶。

  思考的本质是为了学习,避免再出现同样的灾难。

  可惜许多人忘了。

  可惜很多人根本没兴趣。

  可惜太多人了解的闪念都没有。

  电视、电影、纪录片,一切的影音资料,从理论上说是最容易直达心灵的快车道。

  用得好就像吃了巴豆的机关枪,淋漓痛快。

  用得烂就是肠梗阻十年的臭弹,除了切,别无他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作文   观后感   3900字   捕手   卢旺达   纳粹   心灵   暴行   南京   美国   纪录片   影评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