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用典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竹石》这首诗借物喻人,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立根破岩中的苍翠的青竹任凭风吹雨打、霜寒雪冻,却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典故,从“怎样坚持理想信念”这个问题出发,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生动案例,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激励大家树崇高理想信念,抱满腔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竹石图打动了郑板桥的幽幽心口,习主席的话也敲打着我们的胸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伫立仰望,苍翠的秀石伫立于画中,棵棵翠竹挺拔坚定,枝叶随风飘扬。风吹雨打,依然坚定。竹子的品格,也像人的品格。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理想奋力前行?有多少人为了目标披荆斩棘?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我想,这种精神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竹石》强调的就是一种精神内核,是一种“立根原在破岩中”不畏艰苦,不折不挠,勇于抗争,敢于拼搏的精神。从古至今,我们能作为一个文明不间断的五千年泱泱大国,靠的就是这种精神。不管是鸦片战争后,写下“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是农民出身,留下“春来我不先开口,哪只虫儿敢做声”的毛主席……他们皆是如此,都说时势造英雄,若没有这样的精神支撑,他们恐怕就会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通过学习习主席运用的这个典故,我深切体会到了竹石般的精神,并愿意学习继承发扬竹石的精神品质。我明白了:不论在多么艰苦、多么困难的环境中,我们只要“任尔东西南北风”,才能“立根在破岩中”。竹子生长虽没有肥沃的土壤,但凭一股坚韧劲和倔强气,经受住了种种磨砺和考验;中国的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也需要我们植根历史与现实,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铮铮铁骨,灼灼之心。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牢记习主席的话,撸起袖子加油干,培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品格,修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劲风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指导教师:吴景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一   杂文   1000字   初心   苍翠   风吹雨打   竹子   典故   北风   品格   坚定   主席   精神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