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观后感:《红色新闻兵》

      电影终场,大多的人无法在情感上接受这样的结局,人们都喜欢看到大团圆的场面。而悲剧才是真正的艺术,悲剧才能引发人们更多的对于这一场史无前例的人为劫难的更多思索。


      这一场劫难,摧了人的身、割了人的心,劫难虽过去,但亲人们如何能够相互面对血淋淋的伤口?!


      电影没有直接揭发浩劫中的惨相,而这惨相我们已经在其它众多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早已了解,喜爱电影的观众更可以在十年前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所主演的同题材电影《梦想阿根廷》中直面那扭曲了人性的场景,个体做为一场巨大运动中的弱者,为了自身和亲人的生存,只能低下高贵的头,暂时忘却了尊严的存在。


      而当人们可以重新拾起尊严的时候,却不知如何能自如地面对亲人的目光。自尊,逼迫着人们选择性地遗忘,这才是根本的“心因性的失忆”。


      是人的内心强迫着自己无法去面对,于是一场几乎要成功的相认瓦解了。


      在电影的中段,我曾经设计出这样的一个结局,很多很多年,他们在未曾相认的相守中度过,年迈的两人中她将先他而去,弥留之际她终于抚着他的手喊出他的名字:“焉识,我先走了”,而一行清泪从他的眼中默默地滴落。无言。


      这个结局会满足一般人的团圆心理,又带给人更多的思索:她是终于识得了焉识还是早就识得而此刻才相认?他是早已感知还是此刻被感动?


      创痛,不仅仅在劫难中;创痛更长久地存在于劫难过后人们的心中。


      《归来》与《梦想阿根廷》,不同的国家、类似的事件、相同的反思。


      《红色新闻兵》成就了李振盛老师的声名,我想如果照片上的事件还没有发生、如果历史可以来过,李振盛老师一定会选择不要这样的闹剧、悲剧在神州大地上上演而不会选择用它来使自己成名。李振盛老师照片中的那些个人、那些个事就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发生,就在我们置身的这个土地上、在我们熟悉的场景里,几十年后的今天,思索,交错了时空。


      拍摄了《美国人》的著名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向李振盛老师说:我一定要到你照片上的这个城市去看一看。我想,这个城市没什么可看的,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这一段历史,而不是发生了这个历史的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只是那一个大时代的一个小缩影,就如同《归来》中的这一个家庭,是众多的被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一条小舟,把握不了自己的方向。


      感谢李振盛、感谢老谋子,影像留住了历史,影像刺痛了心灵,愿这样的影像能让全人类警醒不再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二   观后感   1000字   阿根廷   创痛   劫难   这个城市   悲剧   影像   结局   红色   老师   历史   电影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