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5篇观后感精彩评论45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导演饺子执导的国漫电影,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出了国漫的崛起,是20xx年暑期最火电影,以一往无前的冲劲,目前票房已经突破40亿,同时在北美上映。哪吒加油,国漫加油,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哪吒要自己承担自己的命运,但我知道敖丙会和他一起,就很踏实的感觉。忽然心里一惊——自己没有敖丙那么厉害的“朋友”,难受了好久才想起来自己不用受天雷…

  因为很多人看完都在朋友圈力荐,忽然就想用它解锁🔓第一场一个人的电影。

  啊 巨幕厅!啊 3d!啊 杜比声!一场里面就坐了不到10个人?这也太适合一个人看了叭…

  进场后…喔 3d效果…还行,哦 杜比声…还可以,唔 巨幕…emmm等我下次有钱,我要买再贵一点的场次…

  画面很棒!敖丙好帅!太乙真人好可爱!改编得很大胆,有新意,还不造作。

  但剧情有点单薄,能提前猜到剧情走向,虽然依旧很“争气”得被每一个泪点和笑点戳中,但留不下太深的印象,也没有激起多深久的共鸣。只能说可以一看,剧情没有期待的那么精彩。

  三个彩蛋很走心,片尾曲也很好听,忘记带眼镜,看不清那些只停留在片尾但为这部电影付出巨多心血的幕后人,有点辜负导演心意的感觉…然后…非常好奇第二部的剧情,想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今晚一个人去看了哪吒,哪吒这个角色挺让人有感触的。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内心也有一股邪恶的力量,很多的时候我提醒自己要一心向善。在没有外力压迫的时候,我的确有一颗柔和善良的内心,生活工作中,我总觉得一场相识,不要彼此为难,不要辜负了这份相遇的缘分。但人心复杂,很多时候你不想为难别人,到最后往往被为难的都是自己。慢慢的,内心就冷漠起来了,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都是猜忌别人,而不是站在别人立场着想,那种体谅别人圣母情怀了,再也难以立刻浮现出来了。

  内心平和的时候,依然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一旦举步维艰被为难了,所有淚气都冒出来,内心是宁愿死道友不可死贫道的狰狞。说到底,人都有一份自私的心魔,在不痛不痒的时候,这份心魔并不明显,只是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份心魔也同样会被放大。哪吒最后,说命运是自己选择的,可命运是一份不可言说的禁忌,我不知道如何解释命运。有时候高举道德枷锁勇往直前,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其实我明白水至清则无鱼。只是左边清明,右边馄饨,不知道如何从这条缝隙独善走过。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今天一个人去看了哪吒,一直在听别人讨论,今天终于去看了。看的途中哭了好几次,我不知道怎么抒发我的感受 哪吒太苦了,不过还好他有疼爱他的父母和师父,他渴望他人的认同和陪伴,他一个人孤独的过了这几年,当他终于有了第一个朋友,只不过是陪他踢了一次毽子而已,当然他们还打了一架,他终于有了玩伴,所以他在过生辰的时候特别高兴的给敖丙递了邀请函,希望他能来参加,我看到这里哭了好几次,真的我特别心疼,后来他知道了真正的身世又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死。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是感觉一个人好像性格是可以被后天所改变的,魔丸又如何,只要不做恶事,还是可以成为好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你做自己又怕什么呢?

  敖丙也是一样,承担着龙族重任,从小没有玩伴,哪吒也是他唯一的朋友,他是灵珠可是他面对自己的族人和陈塘关的百姓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族人。世事总难料。人和人在不同的立场上总是难以选择,百姓怕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怕妖怪,不敢面对哪吒。李靖斩妖除魔所以面对帮了他的敖丙还是执意除去他的斗篷,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没法站在上帝视角去面对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立场。 可是做自己也很重要,不因其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我命我主!!!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四

  是不是大家对国漫要求比较低啊,真心觉得最多7分。前面一堆尬梗,后面开始口号+说教,角色不丰满,人物心理转变非常突兀,还是个木偶,导演编剧开心就好。对国产电影就两个要求:1是别拿观众当傻子。2是做减法,想表达的东西不要太多,先把故事讲好。不过无所谓,拍成这样都大批人吹上天,好像从来没看过电影。引用句招骂的,大众审美就是臭狗屎。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五

  这届哪吒多了一个昵称——吒儿,听到这个称呼就能立刻联想到李夫人的一脸宠溺。那么问题来了。事实上哪吒还有两位哥哥,金吒和木吒。同是一个娘胎里出生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吒,待遇怎么就不一样呢(此处求两位亲哥的心理阴影面积)。

  另外大家如果试试代入“渣”这个谐音字也是有些乐趣的。试想不管是渣男还是渣渣,以后都多了一个有(自)爱(嘲)的别称——渣儿,听起来是不是可爱多了。而实际上,如果把这个字代入这部电影也不至于有违和之感,且听我慢慢分解。

  “渣”这个字,我觉得可以解释成对感情的背叛,不管是爱情还是友(基)谊(情),都可以套用。在这部电影里,哪吒和敖丙就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背叛。作为命中注定要相爱相杀的两个人,他们起初都把对方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宿命所在,难保不会背叛感情,最后还是以敌人的身份打得难解难分,不可谓不渣啊。

  以上看来,两位小盆友的爱恨情仇(小盆友哪来这么多的爱)是绝对的故事主线,那就让我们先从他们俩的角色开始讲起吧。

  这部电影的角色延续了二次元世界里面经典的男主和男二的设定。这个设定通常表现为,男主一身热血,拼搏救世(价值观担当),男二冷酷俊美(颜值正义),能力尚可但常常执迷不悟。这两个人,一冷一热,一个靠颜值,一个拼实力。想来聪明的编剧们也明白,集颜值和实力于一身太过bug,观众的代入感不强。而把这两个属性拆开分在不同人的身上,各有侧重,也许还能撞出一些火花。

  这届的男二也不遑多让,敖丙圈粉无数。但颜控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其实回想起来,在老版《哪吒闹海》里面,你们家小哥哥长这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而且东海三太子敖丙还是个妥妥的反派。那时候的哪吒倒是保持了本色,也是熊孩子一枚。此处替大家找补点剧情回来:哪吒跑到海里洗澡,顺带洗洗混天绫。洗着洗着发现用混天绫在水里转圈圈还挺好玩的。但混天绫可不是红领巾(这熊孩子也当不了少先队员),把这样一个神器搅到水里自然把龙宫都惊动了。于是龙王派夜叉出来巡视,谁知哪吒一时失手把他打死。这下事情闹大了,三太子气急败坏亲自出马。哪吒这边也是洗个澡还不得消停,正烦着呢,谁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两边就掐起来了。结果很明显,主解环傍身的哪吒轻易地打败了敖丙,还抽了龙筋(一言不合就抽筋,可以说是非常残暴了),兴冲冲地拿回去要给父亲李靖做腰带(实力坑爹啊)。由此发端,龙王愤而上天告状,以致天庭兴兵伐罪。

  所以一念至此,在看到预告片里的敖丙的时候,我心里着实为剧情捏了一把汗。这注定要斗在一起的两个人,不会真的要闹到这个地步吧。我表示画面太惨,不忍再看,还好最后的大团圆结局让我松了口气(给编剧加鸡腿)。

  编剧的鸡腿不是白加的,他们的表现值得一赞。为了实现以上的角色设定,脑洞大开的编剧们,把原来的灵珠子拆分成了灵珠和魔丸的双核系统(还带指纹识别)。然后通过错误的分配引起的身份错位,造就了两个角色寻求变化的原动力以及后面的所有冲突。

  讲完了最重要的两个角色,让我们回到导演要表达的主题上来——“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命运到底是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命途多舛者,于此三脉,必有一失。观众的注意力通常都是被主角吸引着,其实在这个影片里,努力奋斗的不仅仅是哪吒而已,有三路人马都在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平:

  ---怼天怼地的哪吒最后要对付的大boss其实不是自己的身份(细想下,身份带给他的反而是逆天改命的资本),而是天劫。这个天劫倒是挺守时,说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是后来,一点不含糊。所以哪吒小盆友,你还真是不得天时啊。

  ---修炼千年的申公豹,出身低贱,轮回于畜生道,可谓地不利。他倒算是个有手段的,把关系户(哪吒)的升学指标(灵珠)派给了敖丙(困难群众),苦心经营,试图走个捷径修炼成仙,谁料满盘皆输。

  ---龙族应该算是遇人不淑,遭天庭所忌,禁锢于天牢。名为看守,实在和犯人没什么两样,只好寄希望新生代的力量,集全族希望于他一身。

  我国传统神话中的隐喻中,无不是在暗示着现实社会的等级森严和不公平,所以不管是之前的大圣归来还是这次的哪吒,都传承了这一世界观。这其实在客观上满足了部分观众的隐性需求。现阶段人们对于逐渐固化的阶级的担忧也许在哪吒喊出那句“去你个鸟命”的时候得到了些许释放吧。

  如果说人物和故事是一部电影的里子,那么视效就是面子。这部电影的视效集中展现在了山河社稷图中天马行空的想象里,这些惊艳的画面让我叹为观止,也为国产动漫的进步而深受鼓舞。

  目前哪吒的票房已经接近四十亿,给国漫行业提振的信心不是一星半点,微微星火终成燎原之势。让我们期待未来国漫神话宇宙的逐渐展开,能够很快看到哪吒和敖丙后来的故事。

  鉴于敖丙小盆友比较乖,以后在感情上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哪吒就不一定了,这暴脾气,一不小心容易把关系闹掰,所以目测以后的冲突大概率是从哪吒开始。

  所以,相爱相杀,必有一吒(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作文   观后感   4000字   哪吒   杜比   鸡腿   编剧   内心   剧情   角色   命运   精彩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