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人生的至高境界

静,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静,就是为了力戒虚妄、力戒焦虑、力戒急躁、力戒脱离客规律和客观实际,明明白白做一些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事,做到心清意静,可以感觉到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东西,考虑到一般人考虑不到的东西。佛门之祖释迦牟尼主张“应生清静心”,即“心静才能感觉到真实的东西”。  
  静,在生活中是真实、善良、美好的体现,如幽静、平静、冷静、文静、恬静,等等。日常生活中能处处保持平静的心态,不但可以意静心窍,把握身体气血运动的平衡,以达到养心健身的功效,而且还能全面、仔细的考虑问题,有助于处理好周围一切的事情。所以,静不止可以修身养性,还是调节人身心健康的法宝。  
  可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生活,充满着许许多多的诱惑,燥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现代人的心态普遍进入浮躁的怪圈,出现焦虑、忧郁、偏执、多疑、困惑、迷惘等症状。对此,很多人确实不知道,但也有人不承认,或不愿承认。  
  确实,面对腰缠万贯的左邻右舍,面对平步青云的亲朋好友,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压力,人总是难以冷静的面对自己的处境,灵魂与肉体越来越远。  
  你看过这样的报道吗?自1980年以来,仅仅凭已有的记录来看,中国已经有1200多个企业家自杀了。2005年的统计数字已经表明了中国人患抑郁症的比率已经很高了。而且还在逐年递增。这是多么触目惊心,又发人深省啊!  
  这些企业家大都很有钱,有别墅,有高级轿车,有尊贵的社会地位,他们为什么还要自杀呢?是因为他们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很痛苦,不安宁、不幸福,于是他们选择了告别人世的做法。这也许是个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  
  可见,不得安宁的心态严重影响了人的生活,甚至生命。有的人竟然“勇敢”的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寻求安静。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作文   一年级   说明文   800字   释迦牟尼   心静   安宁   焦虑   企业家   冷静   境界   平静   心态   确实   东西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