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更需要“智为”

见义勇为更需要“智为”

  如今生活中频繁出现好人,这也应该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比如见义勇为。
  大家对见义勇为并不陌生,近几年来的新闻报道也不缺乏这类。例如,某人为救失足落水的女孩而被洪水袭卷冲走;再如公交车上某青年与歹徒搏斗而身中数刀等。诸如此类的事例往往都体现了一种英雄精神,谁是好人大家一眼就能认出,因为能够死而后已的人的身上流淌着正义之血。
  不过,人们的思想在不断的进步,这种单纯的“不怕死”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去颂赞,去学习吗?咱们不妨设想下,若一个手无寸铁的人与犯罪分子搏斗,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血战到底,或者硬拼。若真是这样,那后果不堪设想,毕竟我们都是血肉之躯,与钢刀相比在其之下。
  或许有人发出疑问:若当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类事怎么办呢?是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不然则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一走了之。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样,“智慧”一直被人们崇拜,其中的道理不用多言都可知晓,所以不如将“勇为”改为“智为”。
  所谓智为实则就是有机智、有谋有计的去做事。在古代不乏先例,司马光砸缸救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司马光与伙伴游戏,见伙伴失足掉进大缸中,然而他并没有直接跳入,而是采取智为的方式拿起石头将缸砸破,缸土崩瓦解,伙伴自然得救。司马光不仅用一石便解决问题,且自身安全得以保证。
  光这样就行?不,还需要谈定。多数人遇到这类事都会慌张,这一慌则失去了头脑的清醒,不知如何面对,这就要靠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处事能力了,但人无完人,每个人是有差异的。不过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较高的心理素质,这必然要从生活入手。如多参加些社会团体活动,找些有益加强心理的书籍,也可以到社区服务所了解,再则花点钱去听专业的讲座等等。不仅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还能得到很多不知道的所见所闻,自己学会后去帮助他人,何乐而不为?
  面对嚣张的犯罪分子,我们决不能心慈手软,不能择逃避,更不能视而不见,我们需要理智的去处理,配合好人民警察的治安,所以说:见义勇为更需要智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作文   初中   议论文   900字   见义勇为   心慈手软   血战到底   初生牛犊不怕虎   手无寸铁   高高挂起   犯罪分子   好人   伙伴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