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杯B组]送于情,不必追

  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题记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与泪先流。世间冷暖、离别伤感。一本《目送》,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倾尽于此。她写尽了缠绵的不舍,写尽了幽微,如同烛光微照凉壁。

  目送,离别——一直都是生活的代名词。无论是被目送还是目送,都免不了离别的场面。若我是那么一个出行的人,我必不会去找寻亲人目送我。因为我害怕当我转过身后,他们落泪的双眸、抽泣的声音,以及他们依偎在一起的廓形。我恐惧这种感觉,而龙应台这一《目送》,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女儿,她的阅历当然比我这还依旧在上学、有时找不到逐渐的人强。当她在机场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时,儿子在行列里等候护照检查,她就站在外面,看着儿子的脚步慢慢挪向前,当他闪入一扇门时,倏忽不见。其实,不难猜测她在等候儿子的眼神,即使是一瞥也心满意足。看完这篇文章,不禁想问,当我离母亲而去时,她是否也曾经这样目送着我。她是否也期待着这不经心的一瞥。但我却和龙应台的儿子一样,只顾自己,把母亲遗忘在角落,当想起她时,才知道欠了她很多这辈子还不清的“亲情债”。

  当她父亲逝去的那天,正值下雨。她眼睁睁地目送着父亲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她没有想到可以离火葬场这么近。她的心底默默微痛,父亲的逝,她只能陪他走过最后的路程,不能将他拉回。这是对生命的无奈,目送着他慢慢走到尽头,有的只是无言的悲痛和心酸。生活中,这生死离别说不多但却很多,我们又能如何,只能寄伤于情罢了。

  目送是注定悲伤的历程,龙应台用文字谱写出的这《目送》像似一本死亡笔记,深邃、真实、缠绵,在正是还原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宽阔的人生中,我们会有许多另你欢笑另你疯的人,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必须学会目送。我们虽送但情在,我们不必去追随他们,但可寄情于此。

  送与情,不必追——这是《目送》所述给我们的。——后记

    浙江温州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初二:蒋逸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作文   网友投稿   1000字   乐清市   幽微   经心   火葬场   美国   宴席   小路   儿子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