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

傩舞
 “傩”(音nuo)是古代流行的一种驱鬼仪式。万载傩舞(开口傩),又称“跳魈”是江西宜春市万载县民间驱鬼逐疫,祈求安,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载:万载有傩约在元宋明初,距今已600多年,经过历代民间老艺人的传承和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而得以保留至今,并绽放异彩。
 万载傩舞似深璞玉,如峡谷幽兰,古朴祥和,仪态万千,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2006年,赣傩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录,而万载傩舞在赣傩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傩文化史、探究傩舞发展、傩戏形成有着重大的艺术价值。
 戴面具是万载傩舞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物造型及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它之所以拨动人们的心弦,绝不是模拟自然或想入非非的涂抹,而是那潜伏在作品中的精神。万载傩面具有大小二十四张,由樟木刻雕而成,除大菩萨外,其余面具为人脸大小其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或威武雄壮、或温文儒雅、或凶蛮毕现、或滑稽可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万载傩舞的基本动作比较古拙、简单,但却有严格的规矩和独特的风格,跳傩者每动一下必须遵循“方、圆、扁、仄”的原角,“圆”指转圈,所有节目中的转圈的动作都只能转动半步,或原地转圈,而且上身必须保持平稳,“扁”即要求身子拧过去时,面向一定要清楚。“仄”指身子无论向哪个方向倾斜时,都必须把稳节奏。
 这些独特的表演技巧,逐步形成了万载傩舞悠闲、庄重、轻盈、洒脱、有力的风格特点。据介绍明清时期,万载傩舞便跳魈之风盛行,鼎盛时期曾建有众多傩庙,现存最早的谭埠镇沙江桥傩庙,即始建于明代初年。除此之外,万载当地还有数十支傩队活跃在乡间、邻县,为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立下了汗马的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作文   小学   五年级   记叙文   700字   万载县   璞玉   宜春市   万载   邻县   仪态万千   古拙   身子   独特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