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英国作家丁尼生有言:“自尊、自律、自知,才能引导人走向高贵的城堡。”正如此言,能够自律的人,他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独立,自律使他的行为有了规范;使他的语言有了力度;使他的品行有了尺度。因此,做人做事都应该自律。能够自律的人,犹如给自己上了闹钟,时时提醒下一步该做什么。  
  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有约束自己的法律并不是没有好处,正因为自律才有了人格,人是在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上奔跑的。一位先哲如是说:“我连自己都管不了,还怎么管别人。”是的,世上还真未有不能自足而足人者,未有不能自治而治人者。  
  自律从语言出发,最先表现在语言上,用勉励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明代忠臣王象晋为官清廉,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用写给自己的对联和自祭文来勉励自己。王象晋对仁义之心和淡泊品格的坚守,让后人为之敬重。再者,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不为朋友帮忙,不让官僚主义横生,他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严于律己,取信于天下。  
  自律运用在行动上,才算是真的自律。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高中时对自己清理教室的工作负责。他是以身作则的典范,这使慵懒托词的人理屈词穷,也投入到辛苦的工作中。行动是最好的榜样,但是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自律如果不加以行动,滥用在语言上,那就成了光说不做,言行不一的人。这样的人只会自毁形象遭人歧视。“表哥”有言要为人民谋福,自己却浑身上下都是宝;“文化超女”在“百家讲坛”上一夜成名后,自己却沉醉在他人的吹捧中;唐明皇年轻有为时扬言要创造一个盛唐时代,老年却丧失节俭之风。那些一面喊着伸张正义的口号,一面暗地里做着腐败的事的人,这样的变色龙最令人讨厌。正如冯骥才所说:“我们如果不自觉,那么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不会更加深刻。”  
  善于自律,应在语言的基础上出发,应用在行动上。能够自律的人,永远保持的是真实的自己,前进的自己。自律的人可以联系实际,不可走极端,对精神的追求和对物质的追求都是永恒的,然而抛弃了前者,只追求后者,是虚空、堕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三   议论文   900字   盛唐   理屈词穷   严于律己   祭文   伸张正义   先哲   官僚主义   形象   语言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