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说明文:马铃薯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属茄科,多年生草本,但做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状,有芽眼;地上茎呈三角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伞房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种子扁园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五大粮食作物系指稻、麦、玉米、高粱、马铃薯)。在欧美许多国家作为粮食作物广泛栽培。此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地区。十五世纪初期传入欧洲,以后迅速传到世界各地。传入我国时间大约是十六世纪中期。


      马铃薯含热量较低,每百克为九十卡路里,而同量的大米或面粉则达到三百五十卡路里。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及易同化于血液,能耐饥而不伤胃。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x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 8 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 20 。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 22 。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 13 (土温16 18 ),高于20 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 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 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 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 11.65千克,磷酸2.8 3.3千克和氧化钾9.3 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 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二   说明文   800字   安第斯山   马铃薯   地上茎   碳水化合物   芽眼   土温   东北地区   块茎   粮食作物   气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