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的反思(转载)

今天上了一节公开课,也是区里组织的三年教龄以下年轻教师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我想这是一个展示自身业务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舞台,也是一个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好机会,所以,感觉动力十足,自然压力也不小。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不少的激情,喧嚣与热闹,冷静下来之后,慢慢总结,思绪万千。  
  公开课综合症:  
  似乎这成为了教师甚至是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都应该承认公开课和平时上课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内容的处理,方法的运用或者是形式的变化,两者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以往,我们都了解这些存在的问题,但是基本上不会去正视。因为我们都担心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的一些矛盾。我想,作为一个年轻教师,这些矛盾更不应该回避,直接面对。公开课就是一次展示自我,提高个人业务能力的大好机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力去避免“演”的成分。我在上这节课之前,实际上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如何得到充分的贯彻是需要一定的新颖的课堂形式以及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做铺垫的。那么,矛盾在于,新的教学理念必须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来实现,而这个实现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客堂45分钟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准备的越充分,课堂内容的丰富程度就越高,相应的体现的“新”的效果就越好。的确,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调动,课堂上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呈现问题的方式都比较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所以,老师要去准备,学生更要去准备,无论是知识上,心理上更甚至是情感上都需要作出和平时不一样的调整,难以避免的,这节课也显出了“演”的感觉。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老师和学生同时患上了公开课综合症,课堂上教师成了导演,成了主持人,学生成了演员,成了跨出教学范围的课堂主角,显得很不真实。  
  我想,这是我这节公开课尤其需要注意和总结的地方。  
  变化:  
  这里所谓的变化,指的是与一年之前相比,我的课堂教学能力的变化。总饿感觉,变化不小,尤其是相对于过去,老练了许多,课堂的各方面的组织能力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方法基本上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课堂上得到贯彻。特别是对“德育”内容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应用得到了充分的落实,而且自我感觉效果不错。  
  时间飞快,转眼,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打磨了一年了。总结下来,我还是用那句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一   经验谈   1000字   综合症   课堂   矛盾   形式   能力   感觉   教师   时间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