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海口市农垦直属第三小学 五(1)班 符欣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为什么水滴能滴穿石头呢?正如休·拉蒂默所说:“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伟人,有哪个不是通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也拦不住。贝多芬迷迷糊糊地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呕心沥血20年写成了一部明史巨著《国榷》。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家,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可是谈迁却没有被厄运打垮,重新撰写这部史书。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详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贝多芬和谈迁都是通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诺贝尔也是一样的。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发明了“诺贝尔爆炸油”、“黄色炸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等多项发明。  
  许多伟人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不要认为自己很渺小,绳锯木会断;不要认为自己很微弱,水滴石会穿。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作文   小学   五年级   议论文   1100字   滴水穿石   竹箱   贝多芬   诺贝尔   酒徒   明史   巨著   持之以恒   启示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