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一种声音为话题的写事作文

  【篇五: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命运的交响乐奏起的时候,我们都是倾听者,倾听生命初始的雄壮,进行中的`奔放和落幕时的静谧。

  然而,又有多少人在我们尽情享受着鞭炮四处炸裂、锣鼓喧天的热烈轰动时,只是默默缔看着烟花的绽放。此时无声胜有声吧,我们只是沉浸于喧嚣,而她们用心感受到的是最真诚的愉悦和欢庆。

  如果海伦凯勒没有因病丧失视觉和听觉,她就不会有非同一般人的感受与经历,她也未必能写出像《我生活的故事》这样感动人激励人的经典著作。无声的世界带给她的是另一种完美!

  如果贝多芬没有失聪,也许他也不能深切地感受到命运的多舛和生活的艰辛,也不会有与命运抗争的经历,也不需要每个音符的震颤真实地敲击着他的心。谱写的那些华美的乐章足以证明,在无声的世界里,生命之河奔流不息!

  如果邰丽华拥有听觉,那么她的千手观音也只是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恰恰就是无声的世界铸就了她的辉煌,凭借着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顽强拼搏,她们这一群美丽的姑娘登上了春晚,走向了国际舞台,更是感动了千万人。

  徜徉在无声的世界里,也许她们很多的无奈,毕竟这是一个既定的环境。继而才会迸发出对生命的另一种追求。而在常人的生活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又是另一种不一样的解释。

  有一天晚上,寺庙里一位禅师在院子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边靠着一把椅子,他知道肯定是庙里哪个人违反寺规偷偷翻墙出去玩了。这位禅师不声不响,挪开椅子,自己蹲在那里。不一会儿,偷溜的小和尚翻墙进来,黑暗里踩着老禅师的背跳进了院子。等他落地时才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禅师却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说:“夜深天凉,快回去多穿点衣服。”

  没有严厉的训斥和责备,老禅师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宽容,一种智慧,却更是一剂良药。

  在无声的世界,她们创造另一种辉煌,在有声的世界,我们欲求无声的境界!

  【篇六:千年的回音】

  灯下,执一卷书,拂拭掉心上的尘埃,静静地聆听那些千年的回音,与另一个自己静静相对。

  一个民歌手在小洲的丰草间就着关关和鸣的雎鸠唱着美丽的四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秦的天籁行云。

  是西楚霸王那句“挡我者死”的怒喝吗,还是一个男人“虞兮虞兮奈若何”幽幽柔情,抑或是虞姬雪颈上的鲜血化为矛尖的湛蓝时那声叹息?秦汉的声音揉杂着壮士酒,霸王泪,乌鵻血,流淌成永不褪色的神话。

  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嵇康“铮铮”的打铁声是如此的欢快又是如此的沉重。天空布满云彩,阮籍在山谷的尽头如杜鹃泣血般痛哭,山鸣谷应,一同唱着忧伤的歌。魏晋,哪是一曲《广陵散》可以说得尽,唱得完?

  李白在花间独酌,举酒嘱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温庭筠独行在霜侵驼褐晓寒轻的清晨,叹了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长衣飘飘的诗人,绣口一吐,吐出半个盛唐,揉着七分月光,三分剑气。

  先秦的,秦汉的,魏晋的,盛唐的,还有许多许多,这些声音穿越时光千年的幽谷,向我轻轻地传送过,在我心中不断地产生回音,逐渐沉淀在彩虹似的的梦里。最爱在灯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咖啡浓郁的香气中,执一卷书,眼泪和温暖,都在发黄的柔软的纸页上渗透。那些曾经粗犷而质朴的声音,千年的时光将它修饰得完美到令人落泪,在心中引起千回百转的回音。

  有人在古诗里唱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今天的我,也可以接着唱下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而在我唱的时候,我也有当日他所感到的一样的惆怅和悲伤,而池中的荷花也可以盛开得一如当年。尽管千年前那个唱歌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已消失了,但是那种叫思慕的情怀,在心中美丽而遥远的回音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不会改变。

  我们可以放弃板桥和马蹄声,但损失不起这种美丽而遥远的回音、古诗的原始森林和梦想的绿地。回音中,我是拙而安的鸠鸟,我占着有巢氏的巢,我占着昭阳宫,我占着含章殿,我占着裴令的绿野堂,我占着王摩诘的辋川和终南别业。

  回音萦绕,人生还有什么憾事?

  【篇七:倾听历史的声音】

  不管你是否相信,历史是有声的。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炼石补天,从夏桀商周的暴政,到唐太宗的仁政爱民;从曹操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再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未间断。只要你静下心来,铭一口清茶,闭上双眼,你的思绪便会如眼前的热气氤氲上升,在无垠的历史天空中飘然而去又飘然而来。

  从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余音绵长,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泗水岸上,飘来了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声音,我听到古人对于流水般光阴的深刻见解,我听到了古人惜时节时的伟大智慧,所以我更加珍惜光阴,更加充实,更加坦然。

  王图霸业转成空,美人香消玉殒。面对滔滔江水,那个至情至性的男人,终于忍不住,他的眼泪随着脸颊滚滚而下,滴进岁月长河,荡起层层涟漪化作绝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彻了项羽纷杂的过往,唱彻了霸王别姬的催人泪下的无限感恩,唱彻了英雄末路,今不如昔的悲苦庾无奈。所以谁也不能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刻苦痛的伤痕,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着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呜咽的哭泣。

  收回遐想的思绪,历史的回音仍在耳边继续它的抑扬顿挫,清冽浩瀚的旋律,干枯已久的心灵勾起阵阵潮涌,而美妙的记忆,不觉潸然泪下。

  这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纯真与柔软,这是生命之河奔向大海的涛声依旧。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躺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去《高山流水》,感悟伯牙子期的千古永恒的友情;去听《虞美人》,领会后主今不如昔,己不如人的悲苦;去听《梁祝》,领略梁山伯祝英台亘古不变的爱情,去听……

  让我们在历史的旋律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任斗转星移,四季轮回,诠释生命的真谛,探索历史未知的神秘,消除那份与生俱来的孤独。

  【篇八:不,这不是声音】

  曾经以为胡天八月飞雪时传来的幽幽胡笳是最苍凉的声音,曾经以为西边如狼烟般冲天直上的秦腔是最高亢悲愤的声音,可是,当我在某个寒冷的傍晚听到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时,我却觉得,我的心被震撼了,前所未有的凄凉的震撼。聆听《二泉映月》,你似乎可以看到那个独自走在无锡街头的衣服破烂的老汉,他手拿二胡,认真地拉呀,拉呀。

  可是,有多少人驻足侧身倾听?他在风雨中艰难行走,叹息,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听他抱怨?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还要无穷。黛玉葬花,泪湿粉面,泪洒春衫,可终究宝玉会懂。而华彦军,只能将这一生的凄苦告诉这把二胡,将满腔的凄凉化为一曲《二泉映月》。

  悠扬的二胡声,从湿润的江南传来。不,这不是声音,是苦难的生命在呐喊。

  曾经以为黄莺的千啾百啭才是大自然中最美的声音,曾经以为“两个黄鹂鸣翠柳”才是最温暖的景致。

  可是,知道吗?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做落沙婆的小鸟,每一次,它都要哀叫七天七夜才会下一个蛋。这哀叫或许远不比黄莺的婉转,远不比黄鹂的悦耳,可是,这却是大自然中最伟大的声音,仅仅因为它来自于一个母亲。在声音中,蛋壳才会变得坚硬,在这声音中,小落沙婆出生后才会变得健康。

  声声痛苦的哀叫,从古老的南美大陆上传来。不,这不是声音,是一种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曾经以为雨敲打伞的声音是最落寞的声音,曾经以为风吹过松林是最壮阔的声音。可是,你体会过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曾经“接田莲叶无穷碧”的叶子,有的,早已被秋风撕破,有的,甚至卷作黑色的一团。可是,它们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曾经翠绿的莲蓬如今虽已成为焦黑,却仍高举。

  滴滴嗒嗒的雨落声,从残荷叶面上传来。不,那不是声音,那是一种即使只有一根枯梗、一片枯叶,却具有摧毁力量的精神。

  世界上有许多声音,可有一些声音却烙印般深深铭记在脑海中,它们带给萎我们震撼的力量。

  不,这已不是声音,而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作文   话题   其他话题   声音   3600字   盛唐   板桥   今不如昔   禅师   回音   千年   生命   历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