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之中有深意作文800字

  近日,某大学生打手电种菜,完成必修课的事引发网友的讨论。有人支持,也有人讨伐,认为是形式主义。

  窃以为,该校将农场劳动设为必修课,甚至当成“毕业通行证”并非形式主义,这其中是大有深意在的。

  首先,形式主义是指做某件事时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做的时候不走心。而该校开设此门必修课的意图是让学生领悟奋斗,懂得劳动,并且为了保证落到实处,还使其成为“毕业通行证”,加强学生的重视,这不是既讲究指导思想,又有具体措施的事吗?又怎会是形式主义?

  网友认为学生的首先要任务乃是学习的话不无道理,但接受精神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毕业后有多少人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所学专业知识甚至一辈子都无用武之地,但是奋斗的精神却可以成为他们内心强大的支柱,陪伴他们走过一生。

  并且当下许多大学生成绩斐然,令父母无比骄傲,但生活上却不知如何打理自己,只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生活上的“低能儿”。如果学好专业知识是为个人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那么社会要用一个连自己都打理不好的人做什么呢?该校此举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劳动,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打理生活的能力。

  亲手碰泥巴的劳动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奋斗,专业上的学习是另一种奋斗。如果说专业知识是头脑装备,是学生踏入社会谋求个人发展所需的硬实力。那么领悟奋斗与劳动便是心灵装备,是学生发展道路上的铺路石,是人格塑造的砖瓦,是一种软实力。软硬兼备,相辅相成,才能走得更长远。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不仅需要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奋斗与劳动的精神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

  但话说回来,校长以农场劳动的强制形式来使学生领悟奋斗,参与劳动的方式值得改进。如果太多强迫,未免失去意义。虽然该校此举的形式欠妥,但其中深意却值得借鉴。

  只有日拱一足,不断地改进形式,改变方法,才得达到最终的目的——为我们的社会输送更优秀,身心发展更全面的社会建设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作文   高三   高中   900字   深意   形式   形式主义   必修课   此举   专业知识   社会发展   精神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