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咚咚喹创新行动三年级作文

  咚咚喹都是用竹子做得,可我为什么不可以突破条条框框的思维能力,用笔筒也做一个能吹的咚咚喹呢?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好朋友田媛媛,没想到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找来笔筒、小刀,像竹子材料那样削出一个一个的小眼来,可进行得并不顺利,在细小的还没有完全木质化的竹子上削孔很容易,而这笔筒是塑料的,怎么办呢?

  可以用火烧呀!可是用火可能让整个笔筒烧掉。怎么才能代替呢?哦,我们今天不是学了传递热的`知识了吗?铁是传热的冠军,可以用铁丝来呀。

  想干就干,首先,我们用钳子夹住铁丝放在火炉上烧烤,看见铁丝被烧红了,立马取下来用铁丝头往笔筒上一烙,再迅速取出,呵,果然是个好办法,刚好插进了一个平平整整的洞,按照同样的方法我接连又开了两个洞。

  要不要割舌头呢?我们选择割一个舌头试试看,于是就用滚烫的铁丝一割,不仅舌头没割好,还毁了一个咚咚喹。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接着又做一个,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后来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割舌头,因为笔筒两端都是空心的,应该可以想笛子那样吹,可做了几次都失败了。

  我们并没有被失败所吓倒,因为大发明家爱迪生制作电灯时做了上千次实验,花了多年的时间才发明电灯,更何况我们这些学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作文   话题   励志   创新   600字   爱迪生   条条框框   钳子   好朋友   笔筒   电灯   铁丝   竹子   舌头   想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