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

  铭记

  “七十六年、12。13、八周、三十万”,南京,几个数字历历在目,沉重,挥笔不动……金陵之地,十朝古都也。受此大辱,实为国之痛,我辈当铭记。而人皆浸于双十二之乐、圣诞之欢、盼元旦之喜、春节之吉,只少数人吊唁。

  汝可知蜀之亡乎?其由乃君臣皆忘却前人之事矣。丞相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由先帝猥自枉屈,三顾丞相于草庐之中。丞相遂出山,辅佐先帝十六年,至白帝城托孤。丞相夙夜忧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中刚定,又北伐魏都。期间改革内政,养精蓄锐,数年安逸。后主亦罢后宫,留正宫。朝廷君臣悉深追先帝遗诏,铭记先人耻辱,国方兴盛。

  五丈原帐中最后一盏灯灭,丞相亡,国危矣。费祎蒋琬连逝,只皓专政。后主立后宫,久忘先主遗德,骄奢淫逸,国名存实亡。数年,钟会入川,邓艾渡剑阁,达姜油城,川军无斗志,不战自降。又取绵竹,直逼成都。后主自缚,见艾,艾曰“彼可知因何亡耶?后主不知。艾曰”皆因汝辈忘却前人之事矣!‘后主未懂,以至后司马昭问:“彼思蜀否?”后主笑:“此之乐,不思蜀也!”

  忘却前人之事,可亡国耳。反之则兴也。

  比起后主,文帝景帝未忘前人之事—始皇之暴,造长城,修灵渠,建宫殿,挖皇陵……国民苦难,百世之愿,二世便亡。文景吸取教训,减轻徭役,免除肉刑,农耕之时以身作则,以德化民,至国家安康。

  洪秀全铭记清政府之腐败,笼络人心,创拜上帝会,严格治军。使太平军融入无人之境,夺清之城犹探囊取物,清之将皆插标卖首。惜后入金陵小天堂,建太平天国,天王思想改变,只记起贪图享乐,止步不前,天京事变,国亡也。

  铭记,国当盛。忘却,国当衰。南京先辈,酹酒一殇。此不才所以铭记,而兴中华之职份也!

 

    初一:王子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一   议论文   800字   南中   太平军   先帝   铭记   数年   金陵   后主   丞相   南京   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