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修行

自然,美丽又神秘。融入自然,完成心灵的修行,让心灵变得恬静而美好,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他的精神追求。携一壶酒饮,过闲适愉快的生活,远离官场,不再理会喧嚣的俗世繁杂,他的心因为自然而变得更加平静,他因自然而懂得了心灵修行的真正意义——找回自我。他不爱做官,爱大自然的自在无拘束,爱闲适悠静的田园生活,爱山水花草和酒。他在田园生活中找到自我,自得其乐。没有出世与入世的艰难抉择,因他早已做出答案。他选择了自己本就希望的。虽“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却还是选择辞官归隐,因他的心离不开自然,离不开山水田园。在自然中找回心灵,已是完成了他的心灵修行。每天耕种,穷苦却也自得其乐,因为他所享受的皆是大自然的赐赠。   
  曾读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想到撒哈拉眼前便浮现出三毛在沙漠的家。三毛在沙漠中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虽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却也能苦中作乐,这一切只因她热爱自然的心。以自然为友,她有这份豁达,她走遍千山万水,一切只为完成心灵的修行,亦是在自然中找到自我。行遍千山万水的疲惫身躯困不住想要拥抱自然的心,于是她选择了走向更远。自然,心灵,本就是她所追求的。为一场心灵的修行,行走在自然之中,用心去拥抱自然,聆听自然,感悟自然。将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她才会写出那样精彩生动飞故事吧。  
  漫步于山野之中,临溪远眺,满目的绿色生机。我尽情的享受这眼前的美景,原本烦躁的心也逐渐变得如无风的湖面般平静。再烦躁的心在自然中也能归于平静,我想这也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吧。在这个追求利益欲望膨胀的时代,大自然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人们忙于追名逐利,早已忘记最初的纯真的心。沉浸于无尽的诱惑之中,心中的一片净土也渐渐化为废墟。宁静而闲适的生活,应是我们最初的追求,为什么不能回归本真,而选择被利益冲昏头脑呢?让心灵融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完成心灵的修行,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初拥有梦想纯真的自我。  
  融入自然,让我们完成一场心灵的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作文   高中   高二   议论文   900字   撒哈拉   心灵   闲适   千山万水   田园   大自然   最初   平静   自我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