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描写嘉兴粽子的初中日记300字

  篇一:

  傍晚妈妈回来了!我忙跑到门口去迎接她!

  妈妈像变魔术一样从手中的纸袋里掏出一个胖乎乎的粽子,笑着说:“这是嘉兴粽子,嘉兴粽子挺有名的!”我听了,一把抢过妈妈手中的粽子跑进了厨房。

  “嗡——叮!”微波炉向我汇报成果。打开微波炉门,香味就像刚迎来战斗的战士们,向我袭来。我迫不及待地捧出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粽子越越来小,只剩半个了。狼吞虎咽的我突然停住了,心想:我把粽子吃完了,爸爸妈妈不就吃不到了吗?我便大喊:“爸爸,妈妈,我吃好了,我写作业去了哦!”“吃完了没有?”“没呀!”“不好吃吗?”“不会呀。”“那你吃完吧!不用给我们,我们都不爱吃粽子。”“真的吗?”我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他们不是喜欢吃粽子的吗?”

  突然,我懂了,一颗小水珠落入了盘子里,那是甜的泪。

  这只粽子,是吃的嘉兴粽子!

  篇二:

  粽子是嘉兴特产,其中五芳斋最有特色,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至今已有80年历史。

  五芳斋粽子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它的选料十分讲究,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则用上等赤豆“大红袍”,通过配料,调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五芳斋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方便,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只品牌。中华老字号嘉兴五芳斋粽子驰名中外,其根基在于其久远厚重的稻作文化。

  考古证实:嘉兴耕作烹制稻米的历史已有7000多年,她是世界上稻米的发祥的之一。唐宋时嘉兴已是中国东沿海主要的产粮区“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足见嘉兴稻作文化所营造的富庶繁荣。

  “五芳斋”粽子呱呱坠地虽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但它在田腹中孕育却有数前年之久,可谓根深蒂固。为其如新,其发必盛五芳斋40年代就驰名江、浙、沪地区,号称“粽子大王”,如今更是嘉兴的饮食文化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初中   日记   800字   嘉兴   粽子   徽州   嘉禾   产粮区   稻米   水土   江淮   端午节   大王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