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议论文

  学生能够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完成一篇议论文,也是个人写作能力的一种表现。以下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议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高考作文议论文篇1

  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题记

  看到我本次作文题目你是否会感到十分可笑,一个十七岁的小孩在谈论人生真是天方夜谭。我要说十七岁的我便有属于自己的见解。

  谈起人生便要从立志开始,立下一个明确的志向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动力,一个具有动力的人生同样不怕输因为他即使输了他也有足够强大的动力让他反败为胜。可是有一些人里的志向却非常‘远大’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渐渐的这个人的自信心就会被击倒。

  在这里我要总结,立志并且立下一个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的志向,让自己更有信心,从而可以向更远大的志向出发。

  最后的结果并无多大意义,只是当你播下种子,看他慢慢长大的过程才意义非凡。

  成功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最后的结果是那样的美好,有人说;“果实”最重要,我要“果实”我却能站出来说;“果实”并非最重要的,而是看它慢慢长大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经历了很多风雨,当他挺过这些风雨后便会成长。人生的意义同样如此,当你闯过这些“风雨”后便会成长,你同样离成功更进一步。闯过所有的风雨,让自己的梦想开花结果,人生既是如此,经历过风雨的种子会扎根更深,根系越壮。

  完成梦想,让此生没有遗憾。

  论人生只不过是许多梦想相互交错而编织一个巨大的网,编织这张网的力量就是完成每一个梦想后的欣喜,论人生,其实网状的结构的人生才是最坚实的人生。如果没有能够编织成网状人生的动力,那你的人生可能一瞬间支离破碎,后果可想而知。

  立志和人生是相对而论的,没有志向的人生就没有动力。没有一个勇敢的人生即使你立下的哪怕是“鸿鹄之志”也不会有所成就。

  人生的价值并非你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要感觉自己的人生并非毫无意义。

高考作文议论文篇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秦朝末年,风云突变,四路豪杰,揭竿而起。乱世改变历史,亦铸就两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楚汉之争,更使刘邦项羽四字长留史册,名垂千古。

  然而“胜败兵家事不期”。西楚霸王项羽从最初的叱咤风云战功显赫到最后的四面楚歌穷途末路,因“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不得不乌江自刎。怎一曲英雄悲歌!而刘邦出生农家举兵起义,反而愈挫愈勇,战败项羽,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从此三百年间,天下都被冠以刘姓!

  同为一代枭雄,为何一人成就君王霸业,一人沦为乌江自刎?后世众说纷纭,众人将眼光投到历史的转折点——鸿门宴。认为项羽失天下,皆因未杀刘邦也。而此观点我未尽赞同。此为次要因素,而非根本原因。

  首先,始皇南巡,籍曰:“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则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短短几字将两人性格特点展露无遗,项羽虽是豪言壮语慷慨淋漓,却未免目中无人过于自负。而刘邦洞察时政忍辱负重,同样的野心却深藏不露,以最低的姿态最稳的步伐运筹帷幄。孰胜孰败,已有定局。

  再者,项羽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而刘邦一介弱士,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够夺取天下。不少人为项羽所扼腕痛惜,原因也在他自己。过分的自我英雄主义,气走范增,错失韩信。刘邦则广纳贤才,任人唯举,多次降低身份察纳雅言甚至拉拢人心。于是,得民心,得天下。项羽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终一人不敌万人之勇。落到八千弟子无人还的地步!

  其三,项羽在战场上杀敌冲锋,勇往无畏;鸿门宴上却于心不忍未杀刘邦而错失良机。至此之后一步步陷入绝境,十面埋伏,垓下之围。怪只怪项羽“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如此有勇无谋怎能登上万人之上?国家需要太平盛世安邦治国的君主,而非烽烟四起征战杀敌的勇士!

  归结而来,是项羽自身导演了这场历史悲剧,谱写了这首英雄悲歌。我们不得不承认,项羽的失败已成历史必然发展趋势。时势造英雄,时势更需要政治人才。历史的洪荒只会奔腾而不会倒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切留与后人评说。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高考作文议论文篇3

高考作文议论文篇3

  今天国庆长假开始了,看见杂乱无章的书籍摆满了房间,于是就整理一下。这些书籍保存了我太多回忆,我每整理一本总会翻几页看看。偶然间看到犹太典籍《塔木德》中有一句话:“?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呢?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见光明。”旁边写着我的笔记,那是刘禹锡《秋词》中,我更喜欢的一句名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众所周知,秋天本来就是丰收的黄金季节,五光十色、风光无限,可能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仕途失意或是离愁别恨,看到的秋天总是悲凉哀愁的。而刘禹锡这首诗给读者全新的观察角度,秋天不只有黑暗的一半,还有光明的另一半。就像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甚至白的部分更多。顾城在《一代人》里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且看我今日之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人还在拼搏当中。但是,黑暗和光明也好,秋日和春朝也好,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有希望存在的。昼夜更替,四季轮回,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则。秋天不会带走灿烂美景,黑暗不会熄灭满天星辰,可爱的人还会享受身边的美好,勤劳的人还会奉献力所能及的的一切。顺境和逆境总是不可避免,在常人看来,顺境带来欢乐,逆境带来忧愁。但是你如果泰然处之,即便是逆境又何妨呢?患得患失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在逆境中磨炼自己才是可取的。还记得《浮士德》里的一句话吗?“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不管你的梦想遭到命运怎样的摧残,都不能改变你善良的本性。哪怕梦想不能成功,可爱的人终将会为世界增添一份光彩、一种美丽。各界人士应该抛弃个人私欲,为中华民族的富国强民之路而奋斗。

  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太多爱国之人,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作为风华正茂的中国少年,我们应该谱写更辉煌的生命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作文   议论文   2700字   项羽   高考作文   光明   刘邦   志向   逆境   梦想   人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