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内蒙古大庆时间表_内蒙古70周年大庆具体时间是哪一天?

  内蒙古70周年大庆是几月几号?呼市70年大庆几月举办?内蒙古70周年大庆具体时间是哪一天?内蒙古70年大庆8月8日开始吗?品学网整理了20xx内蒙古大庆时间表,欢迎借阅!

  内蒙古每十年大庆一次:

  1.30周年庆,1977.8.1

  2.40周年庆,1987.8.1

  3.50周年庆,1997.7.20

  4.60周年庆,20xx.8.8

  5.70周年庆,20xx年具体时间待定,一般8月前后

  70年风雨兼程

  内蒙古不断改革创新,为民族地区发展增添动力

  1978年

  就在这一年冬天,建国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巨轮的远航,内蒙古改革开放的航船从这一天起也拔锚启航,扬帆竞发。

  同是在商都县,39年后,商都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3亿元,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33元,是当年潘秀莲一家人均收入的166倍。

  当我们把视野从商都县所在的自治区中部扩展开去,从辽阔的北方草原,从浩瀚的西部沙漠,从广袤的南部平原,从茂密的东部林区,一条条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好消息纷至沓来,一幅幅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图景交相辉映。

  “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大改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拓展各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这样强调,要求内蒙古抓好“三项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

  内蒙古坚定不移地落实习总书记嘱托的先行先试“三项改革” 任务,生态文明制度改革逐项落地,81%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与俄蒙便利化等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深化改革开放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治本之策。”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描绘出了思路清晰、目标精准的改革蓝图:

  继续深化习总书记嘱托我区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不断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龙头企业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抓好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改革任务举措的落实落地。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农村牧区改革、林区垦区改革,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内蒙古以“三项改革”的一马当先引领全区各项改革的万马奔腾,让改革成为加快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对于内蒙古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总结为16个字:“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

  这看似简单的16个字,实则为内蒙古擘画了全方位开放的新画卷。

  北上――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完善同俄蒙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打造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枢纽。

  南下――密切同港澳台及东南亚的交流合作,拓展向南开放的新空间。

  东进――主动融入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区发展,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抓好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共建。

  西出――加强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贸往来,构筑向西开放的国际经贸大通道。

  全面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蒙古正在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以更加澎湃的开放活力,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走向世界。

  新一轮京蒙合作全面启动,首届蒙商大会、香港重点合作项目推介会、阿尔山高端会议论坛、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成功举办。跨越大江南北,区域开放合作迸发出的耀眼火花,正在生成燎原之势。

  20xx年10月18日至2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分别与财政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能源局、林业局、旅游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国家部委在北京召开工作座谈会,就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共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做好资源转化增值、大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推动工业信息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等进行对接,寻求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20xx年11月,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率自治区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开展系列经贸合作和推介交流活动。代表团带着金额达94.49亿美元,涉及金融、物流、旅游、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44个签约项目满载而归。

  20xx年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央企业合作恳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此次恳谈会上,自治区与各大企业现场签约重大项目88项,总投资额4020亿元。

  登高望远,谋求发展。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内蒙古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势和胸襟,内陆开放的内蒙古样本呼之欲出。

  这样的气势和胸襟来自习总书记“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的指导,来自习总书记“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要指示,来自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

  辉煌的内蒙古

  “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大改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拓展各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20xx年盛夏,堪称内蒙古开放的精彩之夏。

  7月1日,二连浩特至乌兰乌德旅游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二连浩特开通的第一条通往欧洲的航线,为内蒙古对外开放架起一座中欧合作的空中桥梁。

  7月4日,呼和浩特至乌兰察布段高铁开始按运行图试跑,自治区首条高铁——呼张客专全线开通进入倒计时,内蒙古纵横四海的开放步伐将更加矫健。

  7月3日至5日,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隆重举行,中、俄、蒙、韩等24国的20xx多客商参会,该科博会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影响的中外科技交流会。

  ……

  时间,标注伟大的实践。

  伟大的实践,让行进在八面来风开放征程上的内蒙古走到了关键一跃的重要节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与周边省区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并与“一带一路”沿线57国建立经贸关系,开放发展为内蒙古带来巨大红利。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伟大的实践,源于自治区面向全球全方位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念:

  “牢固树立全球视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把祖国北部边疆变为对外开放前沿。”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形成南上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信念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正是在坚定信念支撑下,内蒙古才在开放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几步。

  自治区与央企合作恳谈会的成功举办,会上累计签约的总投资1.6万亿元重大项目,展现出内蒙古以开放胸怀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的远大抱负。

  全区首届旅游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让“旅游+”上升为内蒙古自治区转型升级大战略,展现出内蒙古以开放胸怀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远大抱负。

  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以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为引领的“一核两翼六组团”产城布局,展现出内蒙古以开放胸怀打造新区的远大抱负。

  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面世,展现出内蒙古以开放胸怀打造新兴世界乳业中心、“稀土+”产业中心、国内资源型产业转型示范基地的远大抱负。

  全区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的成功举办,大数据应用政策的面世,展现出内蒙古以开放胸怀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远大抱负。

  “七网”同建、“七业”同兴重大决策在各盟市的落地生根,展现出内蒙古以开放胸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远大抱负。

  ……

  为什么要这样?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永军认为:“这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优势不无关系。”

  熟悉内蒙古区情的人明白,这个优势是指:

  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八省、外接俄蒙,10多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全国第一,内蒙古全方位开放的区位、资源优势突出;

  国务院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全方位开放的政策优势凸显;

  内蒙古自治区风电产业规模、大数据服务器装机规模和煤制油、煤制烯烃、钢轨制造能力全国第一,内蒙古全方位开放的产业基础较好。

  “面向未来,内蒙古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自治区党委明辨大局的机遇判断,与上述优势息息相关。

  风云际会,沧海横流。站在过去和未来交汇点上的内蒙古,既拥有前所未有的开放优势,也面临不可多得的开放机遇: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复苏,引领产业高端化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内蒙古全方位扩大开放机不可失;

  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波及诸多领域,低端无效投资悄然退市,内蒙古全方位扩大开放机不可失。

  登高望远,方能掌舵航向;明辨大局,才能顺势而为。

  凭着“全方位开放”的坚定信念和明辨大局的智慧,内蒙古以拥抱八面来风的开放勇气走向世界。

  ——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封关运营,满洲里、二连成为中俄、中蒙名副其实的陆路口岸。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市建成大型马铃薯交易市场11处,鲜食薯销往俄蒙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国内20多个省区。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走出的伊利成为名列亚洲第一的乳品品牌,其产销、研发链条延伸至欧美等国及国内200多个地市。

  ——巴彦淖尔市成为国内番茄酱生产的地级市,当地番茄酱和脱水菜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利润翻了几十倍。

  ——包头市成为世界钢轨生产基地,其钢轨广泛用于国内高铁地铁建设,并出口美国、印尼等25个国家和地区。

  ——通辽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其蒙医药材种植、产品研发和相关产业开发等走进世界前列。

  ——鄂尔多斯市成为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产能规模及技术装备达到行业世界水平。

  ——阿拉善盟率先建成全球的金属钠生产基地和亚洲的靛蓝粉生产基地,世界上每两条经典“蓝”牛仔裤就有一条用内蒙古出产的靛蓝粉染成。

  ——国家正式批复内蒙古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园吸引腾讯、阿里巴巴等誉满全球的业界大佬入驻。

  ——内蒙古目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全区外贸总额的60%以上,每年到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的俄蒙旅客超过120万人。

  ——随着内蒙古设施的完善,现开行的中欧班列60%以上经内蒙古自治区进出境,且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全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17国展开境外投资,涉及木材与煤炭加工、纺织、电力、乳业等诸多领域。

  ——内蒙古自治区与京津冀三省市结成“千里草原大道”旅游联盟,与辽吉黑、陕甘宁六省区的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正在走向常态化。

  ……

  在八面来风的开放发展中,内蒙古积累了放眼未来的丰厚财富:20xx年,全区外贸总额比改革开放之初增长731倍;全区18个开放口岸辐射水陆空,形成1.86亿吨的年过货能力。

  得益于开放带动,20xx年全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稳居全国前列。

  “开放发展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发出的时代强音,提振士气!

  奔腾辽阔草原,拥抱八面来风。沿着“必由之路”的指向,我们翘首期盼内蒙古在开放发展中的新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作文   节日   4700字   内蒙古   满洲里   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区   全区   总书记   抱负   时间表   远大   哪一天   机制   周年   产业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