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的成语故事

  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小编收集了长袖善舞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成语】: 长袖善舞

  【拼音】: cháng xiù shàn wǔ

  【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成语故事】: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舞蹈者靠着袖子长,舞起来就翩翩多姿,容易达到体态优美的效果;做买卖的人,凭着本钱多,他的'业务也就容易开展。

  这句话,在《史记》的《范雎蔡泽传》中曾引用过。范雎和蔡泽,是战国末期两个有名的人物:范雎《通鉴》作范雎,是魏国人,起初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因故被须贾打得半死,逃到秦国,化名张禄,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昭王拜他为客卿,后来为相国,封应候。蔡泽是燕国人,先曾游说赵、韩、魏各国,都不见用,来到秦国,见了昭王,昭王很赏识他,也由客卿而为相国,虽然担任相国的时间才几个月,但在秦国住了十多年,从秦昭王起,经孝文王、庄襄王到始皇帝,一直受到尊重,号为纲成君。

  这两个人,都是所谓“辩士”,就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他们都因此取得秦王的信任。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为什么只有这两人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呢?《史记》的作者评论道:“韩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的确是有道理啊!”——范雎和蔡泽,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一张嘴。

  利用优越的条件,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有办法,就叫做“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史记》说是韩子说的。韩子,即战国时的韩非。查韩非所著的《韩非子》,在《五蠹》篇中有这句话,原文是:“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所谓“鄙谚”,就是“俗语”,可见这句话并不是韩非所独创,而是他引用的俗语;也可见这句话早在韩非以前便已流行了。

  【造句】:

  1、他是人气、财气兼而有之,难怪能驰骋商场数十年。

  2、在弱市中,长袖善舞的金融资本为何借增持回购频频出手,毋庸置疑是闻“香”而来。

  3、但她本人也表示,饰演这么一个长袖善舞的“坏”女人,还是头一次。

  4、他凭着广大的人脉和长袖善舞的本事,很快将事业做了起来。

  5、始终能以优质优价的产品稳占市场,长袖善舞并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他为人长袖善舞,怪不得能够在政商两界无往不利。

  7、显然,陈的第一个“光荣”,为其日后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作文   素材   成语故事   1300字   魏国   秦国   史记   辩士   财势   客卿   相国   门路   俗语   长袖善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