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期的作文:丽江彼岸的歌声

  以花香为食,裁云影作裳,饮林涧清泉,行落英小径。从小生活在高原的我,眼中没有风景。

  九寨天堂,黄龙仙境,青城幽静,峨嵋灵秀,尘世的脚步趋之若骛,卷起浪涌般的烟尘。在我,不过是手中翻旧的小人书一页页泛黄的画面。

  缘是身在此山中吧。正如栖居山林乡野的人们,更愿意把好奇的目光投向纷至沓来的红尘男女,半是羁傲,半是虔诚的表情以及矜持高贵、浓妆艳抹的时尚物语。

  我曾经住在风景里,我的眼中没有风景。

  命运的指引,生活的方向。走出了云朵掀翻草帽的高原,像一只怯懦的蜗牛,躲进城市笨重的金属壳里。

  在浑浊的玻璃体后,在冰冷的钢筋丛里。在重金属的鳞爪下,在现实的刀锋中,月色星光,流云落霞,荻露清霜,孤鸿雁影,是我们惟一可以咀嚼的冷风景。

  肉身终无法突围了,寄望于灵魂吧。

  与风景相比,我们的`目光更愿意接近一根权杖或是一叠印花的纸币。

  遭遇丽江,本是为了偿一个许愿和承诺。我的想象中,所有对丽江的赞美与礼颂,不过是身陷红尘,都市人的有病呻吟。就像是大快朵颐,饱食珍馐的人们对一碟农家腊味或山林野菜的怀念。

  晚上十点的丽江,宛如出浴的少女,恬淡安详,端庄静穆。也有清淡舒爽缱绻流连的月色星辉,也有朦胧隐约,流动跳跃的霓虹灯火。这月色这星辉,这霓虹这灯火,丝丝缕缕都仿佛带着温婉的心意和情愫,让人身心柔软得像时光河流里一颗静美的水草。绝不像我们栖身的都市,那些冷漠的浮光和轻佻的流莹,只勾引我们空洞的目光,却不能给苍白的心灵一丝抚慰。

  睡在挂满岁月胡须、雕梁画栋的白族民居里,我的心情自由放松得像一只鱼,回溯在透明的时间里,尽管身体已经很疲乏,但我还是舍不得闭上眼睛,生怕错过了时光两岸,那些写在一个古老民族背影里的美丽童话和传奇。

  有人说,在丽江最没用的可能就是时钟了。而我觉得,时钟价值之所以遗失在丽江,不是因为这古城老态龙钟的步履和这里悠闲散漫的生活节奏,而是摇响在冰凌岁月里茶马古道上的铃声一直徘徊留恋这份净土,久久不愿飘散,把我们与机器轰鸣的工业时代拉开了距离。

  铃声响在路上,我们就是那无所挂碍牵绊,无所谓起点和终点的旅人,我们可以忘了时间概念,只是朝前走着走着走在现代物语生动而不张扬的细节里,走在历史静默而不死寂的古韵陈香里你可以蓦然惊艳于翻飞飘摇的群裾,也可以声色不露地打量镂花镶边的民族风情

  你还可以跟在须髯如雪或是小脚蹒跚的大爷太婆身后,预约几十年后的人生感悟,让心情先脚步抵达

  愈是凹凸起伏不光华的石砌路面,沉淀的历史愈幽深。丽江古城阡陌纵横的街道,每一条都是一个时间的断面。

  脚步可以轻点再轻点,轻到感觉是在飘。

  八百年的梦寐,并没有尘埃落定。梦寐里的行走,最好以最轻最轻的步态,尽可能少地抖落附着于我们身上的俗世尘埃。

  或者干脆停下脚步,找一处临窗面河的落脚处,坐着发呆。在流帘飞檐下梳理心情,在重门叠墙里收缩意绪。

  或许思念深得无望,或许理想远得渺茫。这一切都不再重要,想象就在下一条街的某个拐角处或在某个叫不出名儿的十字路口,有一场意外的遭遇或不期而至的感动在等着你,让你想流泪

  如果连想象都没有,你就孤独地面对自己。为自己默哀或是祝祷,除了上帝,不用担心有谁听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作文   体裁   叙事   1400字   丽江   浪涌   云影   白族   梦寐   月色   暑期   彼岸   歌声   脚步   目光   风景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