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多则材料作文一例

  作文题目]

  1. 某户户主为增改家中电视机频道,寻踪购得增频器回家。老伴问:“你买了什么洋玩意儿?”户主答:“洋玩意儿?是广州产的好东西!”老伴细看后说:“广州出产,怎么没有中文,尽是洋文?”

  2. 报载,有的国家规定,无本国文字说明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口。而我国市面上出售的商品中,完全没有中文标识和中国文字说明的,已非个别现象。

  3. 据报载,从1996年9月1日起我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将不再配备英文翻译。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发表议论。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多则材料作文是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综合这些材料立意作文。多则材料,不管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不管是漫画材料,还是文字材料,首先都必须先将各则材料进行对照分析,或者求同综合,即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论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或者求异比较,即看这几则材料有哪些不同点,由此说明什么问题,再扣住论题写作。

  不管求同还是求异,所提出的论点都要覆盖几则材料,如果只涉及部分而舍弃其他,那是不符合要求的。试用公式说明如下:第①则材料可提炼出a、b、c几个论点,第②则材料可提炼出b、d两个论点,第③则材料可提炼出c、d、e几个论点,如果第①②两则材料组合为一个材料作文题,就只能用b论点来写作;如果第①③两则材料组合为作文题,就只能用c论点来写作。

    [论点误例]

  1. 据报载,从1996年9月l日起我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将不再配备英文翻译。这一措施符合当前形势,对提高全民族的英语素质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由此我也看到,提高全民族的英语素质,势在必行。

  2. 上述材料中,猛一看上去,那些“有的国家”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好像让人觉得失去一种尊严,失去了民族精神一样,但仔细想一想,却另有韵味,如果你要发展了,自然你的标志——文字也会被人们所采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不论哪个国家的人见了面都可以正常交流了,因为他们懂得同一种文字。

  3. 看罢上述材料,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它使我猛然惊醒:请保护保护我们的民族企业吧。

    [误例评点]

  上面三例都严重歪曲了题意,都是仅仅根据其中的部分材料得出自己的论点,进而盲目引申、分析论证。

  [误例1]的病因在于脱离原材料。我国外交部发布新闻不再配备英文翻译,与提高全民族的英语水平毫无关系。这一举措,并非针对中国人,而是针对外国记者而言的。

  [误例2]的病因在于盲目运用逆向思维,结果适得其反,脱离题意。[误例3]的病因在于只包含部分材料,不能涵盖全部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作文   课外阅读   读者文摘   1100字   外交部   材料   题意   组合   全民族   论题   论点   病因   配备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