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在江西观后感600字

  《正风肃纪在江西》系列专题片分为《责任与担当》、《猛药去沉疴》、《风正好扬帆》3个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风肃纪在江西观后感,字数在600字左右。

  正风肃纪在江西观后感600字篇1

  近日,我们组织干部职工集体观看了《正风肃纪在江西》系列专题片——《责任与担当》、《猛药去沉疴》、《风正好扬帆》。专题片用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再现了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践和成果。

  正如所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的持续进行,改变了人们的心态,更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风气。对我会干部职工而言,加强理论学习,遵规守纪,按章办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鼓舞人心的正能量持续不断的循环,这就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放眼社会,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已经开始慢慢腐化着我们的思想,渗入到我们的各个行业领域,给社会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俗话说: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要想营造好的社会环境,好的工作环境,“四风”问题必须从严对待。

  克服形式主义、摒弃享乐主义、杜绝官僚主义、反对奢靡之风。我们要守住道德底线,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以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优秀的老共产党员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群众、对工作的那份真挚感情。坚守自己的人生坐标,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谨慎自己的言行,自觉坚守住廉洁从政的底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有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认真践行党纪国法、认真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自觉重塑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进一步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实现以优良作风推动实践,以优良作风促进工作,以优良作风成就事业的新高度。

正风肃纪在江西观后感600字篇2

  近日公司组织干部职工集体观看了《正风肃纪在江西》系列专题片——《责任与担当》、《猛药去沉疴》、《风正好扬帆》。专题片用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再现了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践和成果。

  看完专题片后,回想自己起几天前到省工商局咨询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变更事宜时的情况,感触颇深。由于是第一次去工商局办事,不熟悉流程,又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我边咨询边做记录,花费了将近二十分钟时间,可工作人员始终不厌其烦的解答,最后还特别强调,按照要求递交相关资料,三个工作日后就可以来领取新的执照。“这么快啊,以前要等一二十天呢!”排队在我后面的人小声道。令人欣慰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以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经常会遇到的办事环节多、效率低下、工作人员态度差等现象已大有改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崭新的作风和面貌。而这种改变,正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广大群众迫切希望看到的实实在在的风气转变。于是,我在心里默默的点了个赞。

  正如所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的持续进行,改变了人们的心态,更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风气。对企业普通员工而言,加强理论学习,遵规守纪,按章办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能量,让鼓舞人心的正能量持续不断的循环,这就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正风肃纪在行动观后感500字篇三

  通过局里统一组织观看《正风肃纪在行动》视频,我受益匪浅,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实际及思想动态,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思想作风、及工作态度,发现自己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理论学习不够不主动。平时主要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自学意识不强,有时在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才主动的学习,做不到耐心和坚持,因此,学习收获较浅,未能跟上形势和工作发展的需要。

  2、工作还不够主动。工作大多是承办领导交办的事项,经常处于奉命行事状态,超前思维少,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欠缺,对细节问题考虑不够,业务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下。

  3、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平时总为自己找借口,工作忙,事情多,时间少,缺乏交流沟通。

  通过学习,联系自身的不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做出努力: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纪律意识,以优良的纪律作风要求自己。确保“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入脑入心,烂熟于心,牢记 “十严禁”和“五条禁令”。时刻用换届纪律对照及检查自己,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清楚地了解哪些事项当警惕、哪些行为不能做、做了的后果是什么,始终绷紧严肃纪律这根弦。

  其次,要坚持公道正派,强化大局意识,以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讲公道话、行公道事,不乱许诺、不以权谋私,不打击报复,切实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主动为领导分忧,当好参谋,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良好的行政协调渠道。

正风肃纪观后感篇4

  近日,央视热播《正风肃纪》,片中再次曝光了原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喝酒致陪酒人员死亡的事件。

  原东京城林业局党委书记孟庆安陪酒死亡,是值得反思的。既有付晓光专横跋扈的原因,也有孟庆安自身原因,是官场上下级酒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诠释。孟选择了屈服和随波逐流,用自己的生命来保仕途、求平安,最终未得善果。部分官员太看重眼前的利益,无法对上级的劝酒拒绝。我们只有喝酒这一条路吗?真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吗?我看不尽然,部分官员缺少一些大无畏的勇气,或者没有多种方式生存的能力,或者说他们已完全被“温水煮青蛙”,他们只有被“牵着鼻子走”,哪怕是一条道走到黑!试想一下,今天不喝这顿酒是否今后就没法开展工作了?不让我干,就不能回家“卖红薯”吗?我们的“官本位”主义实在太重!这也是我国现行公务员体制存在的问题之一。

  每年招考公务员,人山人海,挤得头破血流,大家都是真正奔着为人民服务去的吗?我看不尽然!一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清水衙门”中的岗位,报考人数极少或无人问津。这些症结归根结底到底在哪里?现行的部分官场文化,潜移默化的是一个消极、负面的能量,是主要因素。公务员意味着什么?在百姓的心里,那就是铁饭碗、高收入;高高在上、受人尊重;毕恭毕敬。公务员体系顶层设计应更多考虑“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公务员岗位应营造、体现一种为纳税人服务的特质。

  “死有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先辈们为抗击日本侵虐者及解放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啊!他们的死,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重于泰山的,而今天我们的某些官员们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不得不喝,轻者醉几天,重者胃出血甚至死亡,这样做,值吗?纵观历史,总令吾辈伤心与难过。今天的官场文化还应多学学我们先辈们的革命文化!

  付晓光被免去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是否过轻?试问:陪酒人员喝死了,主要责任人降降级就了事?你官大一些,别人替他喝都不行,领导的权威性真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啊!我认为,应在深挖一些,动作在大一些。关于酒文化,国家亟待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倡导不喝酒或者少喝酒的文化氛围,对于劝酒者负相关民事或刑事责任,杜绝悲剧的重复上演。我们可以借鉴“酒驾”管理的成功经验,出台一些相关管理办法。

  我们常常提到“父母官”,其实走进了“官本位”的误区。官是谁?官是谁养活的?纳税人养活了官员们,而纳税人就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官员们真正的衣食父母是老百姓,官员们应从群众中来,也应到群众中去!官员们应该尽心竭力、无怨无悔,更多、更好的服务于百姓,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积极向上发展。付晓光事件,是当今官场存在的某些群体的典型事件,它极具代表性与针对性,充分反应了当前反“四风”工作的及时性、必要性、紧迫性、长期性与艰巨性。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四风”工作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作文   观后感   3500字   江西   沉疴   专题片   理论学习   官场   作风   官员   群众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