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惩罚日记

  陈子亮“鼓励,鼓励,再鼓励!”的西方教育思想传入了中国,掀起了一阵用表扬,奖励,赏识培养孩子自信的热潮。鼓励式的教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有人窥到了在这一现象中要注意的问题:在重视鼓励的同时:也要不忘惩罚,不忘恰当、合理、有作用的惩罚。

  惩罚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使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小时有那么一个小故事:他为了一试新斧子的锋利程度,砍了父亲的'心爱的樱桃树。父亲看到树断了,问他原因。他结果撒了谎。父亲其实已经直到树是他砍,但故作沉默,给他严厉的眼神作为惩罚。乔治终于坦率地承认了错误。父亲又马上不失机会地给他进行教育。几十年过去,这事始终留在华盛顿的记忆中。诚实,信用,因那次的惩罚留在他心中扎根,并成为其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人格的象征。可见,只要用得恰当,用得合理,惩罚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成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有力武器”。

  不忘惩罚,而怎样惩罚,则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艺术。如果把惩罚理解成单单是对孩子的一种惩戒,那就大错特错。惩罚的作用不是靠迫孩子默书,抄书对孩子大骂,让孩子挨打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的话,在孩子的意识中,错误的结果就是受这些苦,不能有效地使孩子认识错误,进而自行改正。记得孟母教子的故事。孟母用剪刀剪断布料,告诫孟子不要贪玩,否则就会像织布那样半途而废。本来家境贫困的孟家对于剪断布料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由于这却给了其子一个深刻而又难忘的惩罚,一个思想上的惩罚。这个惩罚我想也是永远地留在了孟子的思想中,并影响其一生。不必多举例了。

  我们也许明白了一点:重视鼓励的同时,也要不忘惩罚,特别是恰当,合理,有作用的惩罚。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作文   日记   800字   孟子   母教   乔治   华盛顿   布料   恰当   父亲   作用   错误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