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年级的作文

  端午五年级作文

  端午节快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的一次端午节,那是多么的刻骨铭心,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那年端午我和父母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节。出城后,一路上满是白色的帐篷,长长的,如同一条条水管排列着,显得十分有规律。

  下车后,爷爷奶奶早在门口等着了,爷爷看到我可乐坏了连忙叫道:“孙子,快过来,爷爷在这儿”我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加上灰色裤子的老人在门口叫着,他显得十分朴素,一看就知道是爷爷,我们便过去打招呼,爷爷告诉我,他隔壁有个专门卖粽子的,她包的粽子又大又香,于是我们便去买粽子了。

  来到她家我们便看到一个妇女正在包粽子,她穿着一件大红大绿的衣服,只见她一折,一捏,一拉,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看到我乐呵呵的说:“小伙子,你是隔壁那老头的孙子吧,来来来,我这儿给你准备了几个粽子,快回去尝尝。”只见她递给我一袋的粽子,我看见他的手上长满了茧,有的地方还贴着白胶带,可能是被竹叶割的吧,我说:“不不不,阿姨,太多了,我吃不了这么多。”她笑着说:“吃不了没关系,你带回家慢慢吃,顺便帮我做个宣……”她头侧着,冥想着“哦对了,是宣传,你看看我,只知道包粽子,脑子不管用,你就顺便去帮我去做个宣传吧。”她笑着说。于是我收下了,走出门我看见摊子上摆着一个个大西瓜,我想:“粽子送我们了,也不能白送,就多买几个西瓜吧。”于是我问道:“阿姨,你家西瓜怎么买啊?”她说:“我家老头子种的瓜不甜,我带你去隔壁老王家买吧。”

  随后我们跟着阿姨来到了老王家,阿姨叫道:“老王啊,快出来,隔壁老林家的孙子来了,快挑几个好瓜。”只听屋里传来一声:“好咧!”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驼着背,穿着满是泥土的橡胶鞋,像是刚从地里回来一样,满脸的皱纹如同耕地一般纵横交错着,但却掩盖不住他满脸的笑容,他说:“今天我刚摘了几个大瓜来。”于是他便装了两个大西瓜给我,老妈也连忙把钱递上,可老人就是不收,他说:“城里人好不容易过来,我怎么能收呢,快把钱放好,免得丢了,这钱我是不会收的。”老爸便递上一根烟说:“抽吗?”老人笑着说:“钱不收,抽根烟倒可以。”一旁的阿姨笑道说:“你这烟鬼,就是改不了这德性。”随后在场的人都笑了。

  到现在,我真的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粽,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瓜——也再也没有过过那年似的端午了。

  端午五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我们家乡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黄和肉做馅,吃起来香喷喷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过节,她都为我们包粽子,可这次,因为妈妈太忙,所以奶奶没有回老家包粽子。这几天,奶奶准备了好多叶子,要包许多的粽子送给朋友们,希望他们收到后,会有人说一个“哇”字。

  虽然今天是过节,本应该去泡“龙水”,可妈妈说:“今天是过节,我们不要去凑热闹”。因此,我还是象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上舞蹈课,我觉得今天既是个热闹的日子,又是个平常的日子。

  4端午五年级作文

  爱国诗人屈原想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五年级作文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作文   小学   五年级   3000字   汨罗江   香包   端午   屈原   芦苇   粽子   端午节   外婆   叶子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