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古意

当我踏在灰白的石板路上,向那青砖黑瓦所留出的空隙望向天空时,似乎找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远离城市的记忆,那种味道中充满了写意的美,似乎是轻轻描上几笔而挥作的构图。没有丝毫雕琢的青墙上随意地洒上了灰泥,磊上数块硕大的凹凸不平的基石,再加上乌青的瓦片,延延伸伸筑满了整条巷子。偶尔会有几棵歪歪扭扭的胡杨树怯生生地从繁密的房屋中探出头来,微微洒上几点绿荫。这便一气呵成了磁器口古镇的全部构图。  
  低矮的房屋托着灰蓝色的天空。繁华的街道便罢,若是走进一条比较窄小的巷子,穿过两排房屋之间不足一米的小隙,向头顶望去,把房屋和天空一起收入眼幕。听着楼上笼子中挂着的八哥随意哼哼着小曲时,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悄悄地跟在我们身后,慢慢地飘过,刻意要把这一刻凝固住一般。街道很静,让人不忍心打破,我有意摘下包上的铃铛,让它清脆的声音静静沉睡。一切犹如一种回忆,远古的蹙音回现在眼前,但绝不是沧桑,那是一种从不老的容颜中所迸发出的青春,一个新生命从渐渐老去的躯体中迈出的感觉。  
  青色的石板路承受了太多的步子,有些中间已经凹陷下去,边沿已经磨平。它漫过了太过的时间,不知在多少年前,那些辛勤的人们在它身上走过,如今我们再次回放镜头。至于那些熟悉的嗒嗒的脚步声,更令人思远味长。眼中装下镇中作坊门头上的作坊牌,手抚过曾经的大户人家留下的木刻的对联,指间触过字迹中凹陷下去的槽缝,想象着以前那些繁荣的情景,难道他们就这样悄然逝去?或许,是他们得到了更好的延续,甚至升华?是吧,我想是吧。这个古镇似乎从来没有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它还保持着它以往的风姿,让我们去寻找那久违的记忆。  
  穿过古镇最繁华的街道,来到嘉陵江畔。江畔所修筑的房屋前后栽植着碧竹,虽然不是茂密的竹林,但也为古镇点缀了雅致的情趣,一股清新的竹意浑然出现,让人难以割舍。顿觉此时缺少了一支竹笛,若是竹韵,竹清,竹影相融合,不知该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墨绿的江水冲刷着江边的小鹅卵石,激起一阵微浪。江面上浮着几艘木船,泛着久被风吹雨淋的棕色,荡荡悠悠地漂着。江对面是全新的重庆城,高耸的新楼耸立在重山之中,坐落在绿林里,散发出浓烈的现代气息。看那静静流淌的嘉陵江水,我似乎感觉到自己手臂中那一股鲜红的血液在沸腾。或许,那股血液原本就是嘉陵江水的一条支流,冲灌着我的全身。河水塑造了我们,塑造了新的重庆,塑造了新的文明?而河又因我们的创造而改变,或者,我们与它本是一体,紧密相连?  
  身后,古镇;眼前,新城。历史的足迹跨过嘉陵江水,跨过时代的变迁。但它没有跨出我们的思维,因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保存着古镇的一脉古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一   议论文   1100字   嘉陵   古意   江畔   构图   巷子   作坊   江水   古镇   街道   房屋   天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