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苹果砸过吗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你被苹果砸过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到苹果很容易想到牛顿。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好像“万有引力”是被一只苹果砸出来的。这令我相当纳闷,我也被类似的水果砸过,可并未由此诞生另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我不是第一个被苹果砸到头的可怜人,牛顿也不是。但为什么最终由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而不是牛顿之前某个被砸到的人呢?

  也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牛顿多问了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千百年来苹果总是从上往下落呢?这就是所谓的质疑的精神,也是一种质疑的能力。面对苹果落下,这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却在牛顿的眼中具有新的意义。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大胆质疑的魄力,都是质疑能力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这种能力就是能对并敢于对现实生活中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的能力。

  这种质疑的精神就是牛顿走向成功的开门钥匙。

  但是仅有钥匙是不够的,在治学和做人上要想有所作为,还必须具有能推开成功大门的力量。这就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能力,即一种探究能力。

  苏轼曾在《石钟山记》里写道:当时因质疑石钟山得名的缘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苏轼自己也十分怀疑,于是“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经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的缘由。石钟山在那里一直存在着,也有很长的历史了,而去质疑它得名由来的人却寥寥无几。由此看来,敢于质疑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但是正如苏轼在《石钟山记》里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又可见只是质疑仍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能够“于不疑处有疑”,更要亲身去探究,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所得。陆游诗中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这样看来,牛顿不是第一个被苹果砸到的人,也可能不是第一个对苹果下落质疑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是第一个深入探究、并付出行动的'人。也就是说,牛顿不仅敢问一个“为什么”,而且更比一般人会多问了一个“为什么”—这就是如何去探究。

  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日常生活中身边有着各种各样大家都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看法或现象,但真正治学做人有所成就的,都是善于在平凡中发现奥妙,并用心探究的人。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春天一到,百花盛开,但花开花落也是有一定顺序的,每年桃花总是比梨花先开,这在大家眼中只不过是很寻常的现象罢了,似乎也很少有人问到为什么。因此在初中一节劳技课上,老师问到这个问题竞无人可答,并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而是因为质疑后并没有去探究,所以当然一无所获。后来老师亲自带我们去观察、去研究、去查阅资料,最终才让我们有所收获。原来每年立春过后,天气仍是比较寒冷,只有梅花等较为耐寒的花才仍然坚强开放。桃花虽不喜寒,但对温度要求较之梨花也要低得多,所以当惊蛰之后,气温刚有所回升,桃花就会迎春绽放。而梨花只有等到小满以后,才会适应温度,露出雪白的花瓣。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并明白了治学做人必须要质疑,更要寻根究底才会出成果。

  敢于质疑已经十分可贵了,因为它已经给人一双敏锐的眼睛,而在质疑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探究。因为它给人一双勤奋务实的双手,只要能把质疑和探究的精神镶到每个人的治学做人的理念中去,那么下一次被“苹果”砸到的我们也一定会感叹,“苹果”砸得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作文   话题   植物   水果   1500字   寻根究底   苹果   万有引力   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梨花   桃花   现象   能力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