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巧解《孙子算经》名人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作文   素材   名人故事   500字   华罗庚   孙子   余数   苦功   有板有眼   数学家   所求   惊诧   脱口而出   名人   东西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