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自知之明是一个褒义词,指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一、成语解析

  【成语】: 自知之明

  【拼音】: zì zhī zhī míng

  【解释】: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举例造句】: 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近义词】: 知己知彼

  【反义词】: 不自量力

  【歇后语】: 邹忌照镜子

  【灯谜】: 经常照镜子

  【用法】: 作宾语;指了解自己的情况

  二、成语出处

  1.《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韩非子》:“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楚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三、成语示例

  1.高阳《草莽英雄》第十三章。他很有自知之明,父子俩作恶多端,神人共愤。

  2.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3.我这个人有点自知之明;幸亏没有接受这任务;不然出的漏子比这个还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作文   写作指导   褒义词   700字   自知之明   韩非子   乱兵   贬义词   知人   知者   庄子   照镜子   成语   老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