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

  韵华初好的时候,张爱玲着一身半旧的素蓝旗袍,手持一支“独活草”,从上海某处的弄堂中,信步而来。

  张爱玲是旧时上海惟余的亮色了,三分才情足以映照上海潮汐数十年。还是少年之时,她犹青青少艾,在圣玛利亚学校,十六岁的她,提笔书就《霸王别姬》,惊才艳艳,国文老师甚至认为足可以鼻尖郭沫若之文《楚霸王自杀》。别致若她,惊艳若她。饶是他此后的丈夫胡兰成亦是因她的才华而倾倒,为她的才情而沉醉。她的才华兴许不是空前,更枉伦绝后,但在那个年代,张爱玲仍是清月出云,最是倾城的临江照花人。

  张爱玲又何尝不是看清了黄浦江上的人心,流水时光,女人还是女人,男人仍是男人,但,他却明白,乱世,分不得男女,犹是,她只做张爱玲。她的爱情小说中总以悲怆动人,那样凄婉的文字却可似一把锋刃直戳人心,带着毒还不够,非得在你心中搅动一番,此后就戛然而止,但那疼可是一生的。《倾城之恋》的最后,白范二人喜结连理,但她写道:“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都省下,来说给别的女人听。”她看得通透,将人心的百转千回琢磨的令人拍案叫绝。更不必提那红白玫瑰中的蚊子血,白米粒了。她只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行云走了很远,很远,张爱玲仍是倾城的人比烟花寂寞。

  张爱玲是云端高阳,孤傲,但却像云中清日,不如何灿烂。看她的文章,刻薄而真切,她本人呢,难道是活在四面黑漆漆的墙中?她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看她的照片,那张广为流传的,她叉着腰,偏着头,身上是件旗袍,不漂亮,但摄人心魂。高扬的下巴消瘦,但不影响她的凛人。真真是应了她的话:“生活是一袭华丽的旗袍,爬满了骚子。”她长眉不改,淡淡的面容,此时是倾城的衫里花,池中日。

  从来不乏有才人佳子,每个时代都有,才华向来不稀罕,总了不得一个江郎才尽,才情枯萎的结果。

  所以,历史不珍重才人,人们亦不过一句赞美,只是才人不少,却唯有一个张爱玲。

  我问倾城的她,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三   九年级   散文   900字   月出   郭沫若   玛利亚   临江   人心   才情   旗袍   上海   才华   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