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村委会主任邓迎香事迹材料

  嫁到麻怀村十多年,村里的交通之苦深深地烙印在邓迎香的心里。有一句话邓迎香记得最深刻——“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村子的发展才有希望。

  2010年,村里争取到3万元隧道扩建资金,但大家担心资金太少而负债,不敢轻易动工。此时,已经与李德龙重组家庭的邓迎香站了出来,她建议隧道多打一点算一点,“三万块就三万块,打了再说。”见没人响应,她二话不说,独自扛起大锤锄头进山,只身凿洞。

  由于停工多年,洞口长满了野草,第一步要先清理出洞口才能正式开始凿洞。势单力薄,邓迎香只能一把一把割草,一锄一锄挖土,所有的事情都全靠一双手。白天,邓迎香和丈夫李德龙一起凿洞,晚上拖着一身泥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从亲戚朋友和党员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每想起路不通带来的种种苦楚,邓迎香就铁了一条心,“人多就打快一点,人少就打慢一点,死也要把路修好!”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时任麻怀村驻村干部的金玉祥后来全程参与了麻怀隧道的扩建工程。在他的印象里,邓迎香就是凭着一股子“牛劲”干了一件“不可能干成的事”。

  就这样,在邓迎香独自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人们被她的执着感动了。翁井组27户村民全部复工,麻怀村其他小组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拓洞的队伍中来。村民们被分成放炮组和运砂组,放炮组负责在前边放炮、排除安全隐患,运砂组再进洞运砂。

  期间,邓迎香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物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成为凿洞开路的带头人。

  为了解决挖隧道的资金问题,邓迎香决定到县里去找相关部门帮助。了解到她的感人事迹后,罗甸县和原董架乡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捐款捐物。通过邓迎香的努力,麻怀村共得到县直各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家乡亲人的资金支持7万多元、水泥物资80余吨。有了村民的广泛参与、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社会的支持,邓迎香更积极了,家里的事管得井井有条,修路的事忙得有条不紊。

  2011年8月中旬,长216米、高5至8米、宽3.5至5米的麻怀隧道建成通车,并举行了通车典礼。

  麻怀隧道的贯通拉近了村子和外界的距离,从此进出麻怀村翻山越岭的艰险成为了历史。

  2012年,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支持下,邓迎香带领全村群众经过一个多月努力,将册山公路连接麻怀村委的山路全部硬化成水泥路。

  2013年10月,邓迎香荣获全国第四届消除贫困感动奖; 2014年3月,邓迎香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标兵。

  2014年,县交通运输局再次对麻怀隧道进行整修加固,安装了电灯。2015年12月,罗甸县交通运输局又投资250万元对麻怀村3.6公里通村公路进行改造升级,全部硬化为4.5米水泥路。目前,已经完成1.2公里,全部工程预计在今年4月底前全部完工。

  采访手记:

  平心而论,麻怀村的变化实非邓迎香一人之功。艰苦卓绝的修路历程和自觉主动的求变之路背后,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但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邓迎香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带头人作用,精神可嘉,功不可没。

  正如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所说:在我们努力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邓迎香那种“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向我们传递了力量:有困难不可怕,只要立定愚公志,踏实苦干、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挖断穷根,移去穷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体裁   材料   1600字   愚公   割草   罗甸县   带头人   村委会   洞口   隧道   村民   事迹材料   群众   主任   资金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