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看的词语2个字及解释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表示看的词语2个字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表示看的词语2个字及解释】

  察看

  【解释】细看以求了解情况。

  【出处】《清会典事例·刑律断狱·妇人犯罪》:“限满,由有狱管狱官察看情形,实知改悔,据实结报,即予释放。”

  观察

  【解释】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出处】《周礼·地官·司谏》:“司谏,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巡问而观察之。”

  端详

  【解释】指仔细审察。

  【出处】白居易《和梦游春诗》:“端详筮仕著,磨拭穿杨镞。”

  凝视

  【解释】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

  【出处】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注视

  【解释】注意地看。

  【出处】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覩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

  审视

  【解释】指仔细地看,反复分析,推敲。

  【出处】《元典章·台纲二·体察》:“所在重刑,每上下半年,亲行参照文案,察之以情,当面审视,若无异词,行移本路总管府结案。”

  注目

  【解释】注视。集中视线在一点上。

  【出处】《晋书·孙惠传》:“天下喁喁,四海注目。”

  细看

  【解释】仔细地观察。

  【例句】那一池春水恰似一面镜子,又如一块上好的琉璃。乍一看平静无奇,细看却又暗藏深意。

  眺望

  基本意思:从高处远望。

  1. 从高处远望。《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宋 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但一片、丹心如故。赖

  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老残游记》第六回:“﹝老残﹞正想上城墙上去眺望远景,见那空中一片一片的飘下许多雪花来。” 黄宗英 《大雁情·她……》:“我移开视线

  ,看见城堞边站着一个姑娘,她凝神眺望着向北飞去的大雁。”

  2. 观看;观赏。 明 袁宏道 《馀杭雨》诗之一:“若使在西湖,亦得闲眺望。”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台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闲靓以为栖迟之地。” 蔡东藩 《

  清史演义》第一回:“那时父兄即临河眺望,果然岸傍有一少年,头角峥嵘,仪表英伟,不觉失声道:‘这是天生神人。’”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三:“我几乎为这多彩的晚景迷惑住了。

  我近于忘情地眺望着。”

  遥望

  基本意思:向远处看;看远方。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步登 北芒坂 ,遥望 洛阳山 。”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蒍越飞驰出关,遥望之曰:‘是矣!’喝令左右一齐下手,将讷拥入关上。”

  茅盾 《子夜》十三:“他掏出表来看了一看,又探头到窗外去遥望,末后就开了房门出去。”

  远望

  解释:向远处看。《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及始起兵还 舂陵 ,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五代 王定保《唐

  摭言·海叙不遇》:“远望渔舟,不阔尺八。”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登塔远望,极目天云。”《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远望袁家山(袁可立别业),俨然如一艘小船荡漾水

  中。”

  远眺

  基本意思:向远方眺望。

  向远处看。《孔子家语·辩乐》:“有所睾然高望而远眺,曰:‘ 丘 迨得其为人矣。’”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乘高远眺,则山川悠隔。”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梁建 把军大衣脱下来,昂首远眺。”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家山(袁可立)尚有大殿三间,……外有短墙围护,游览者可凭墙远眺,城内景色尽收眼底。”

  纵目

  基本意思:极目远望,尽目力 远望。

  放眼远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故 习凿齿 与 谢安 书云:‘每省家舅,纵目 檀溪 ,念 崔 徐 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终日矣。’”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但见那

  苍茫辽阔的雪野,在明晃晃的阳光照耀之下,反射出一片耀眼的银光。”   竖生之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异形象。《楚辞·大招》:“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晋 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有 蜀 侯 蚕丛 ,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纵目是指古代铜面具上眼睛突出有铜柱,这种眼睛被称为“纵目”。

  极目

  基本意思: 远望,尽目力所及

  1. 满目;充满视野。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含淳咏德之声盈耳,登降揖让之礼极目。”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及明,望其村,水已极目,大树或露梢而已,不复

  有人。”《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元年》:“诸军大掠。士民衣纸及布襦者,满街极目。”明 袁可立《蓬莱阁望海》:“ 极目丹崖上,桃洋岛屿横。”

  2. 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极:用尽;到达顶点   汉 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 荆山之高岑。”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羣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亭在土山之上,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万里 长江横渡,极目 楚 天舒。” 王维《新晴野望》:“新晴

  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嘹望

  解释:①登高远望②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作文   写作指导   词语   3200字   老残游记   水经注   睢县   目力   楚辞   大雁   高处   远处   出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