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秋籁

  秋是沉默的,如沉默的石头和铁。宁静的秋光之中,我听见了什么?

  山、河流、田野都斑斓了,如一只无言的斑斓猛虎。秋属金,金的本质就是沉默、锋利、威猛的吧!我从渐渐变薄的日历旁边走过,或者从草木、流水、城市、乡村的旁边走过,我的视野便在某种不可抗拒的沉重与犀利的情绪中变得清爽。金属、树木、火焰、河岩、道路、桥、芦苇、昆虫和飞鸟,也都清爽了,清瘦了,清静了。我置身于这些事物之中,我的心也在其中,我和我的心同样也清爽、清瘦、清静了的。而我实实在在又听见了什么。

  在天空和大地的边缘,在白天和黑夜的边缘,在干燥和潮湿的边缘,在思考和梦幻的边缘,我真的听见了什么。轻微的,隐隐约约的,含混不清、若有若无,乃至明晰的,近在咫尺和振聋发聩的,那是地声天籁、人语虫鸣,还是草木鸟兽的呼吸之声呢?我辨不清楚,也弄不明白。

  白露为霜的季节,露珠折射赭亮的晨光,那红润中的苍白,是呱呱坠地的婴儿的啼哭,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辞世之前的惋惜?风的脚印潇洒而有些醉态地留在黎明的某个空隙,那是一本刊行于世的老宣纸线装诗集中古诗词的眉批,还是长亭短亭之外,离人游子洒下的点点相思的清泪?阳光,秋天里金色的阳光,以它特别的方式,酿在高大的土陶酒瓮和某些甜蜜的隐私之中,那就是清爽得无言的陶醉么?我在天地的缝隙中,在音乐和噪音的缝隙之中,甚至,就在窄狭的两片树叶之间,我的存在是天造地设不可替代的必然么?

  我的视野在变化,听觉在变化,我和我的心也在变化。像一朵变化的云,或一首变化无穷、美不胜收的诗歌。我听见的也是我看见的,我看见的也是我必须用心去感受的。在宁静之中,声音反而显得重要,甚至处在主宰的位置。于是,我寻找它,捕捉它,用味蕾、耳膜和眼里的感光体,去辨识、解剖、品味它。就在我得到满足的时候,声音也就得到满足了。美人,我心的内涵和装饰,你也像秋籁一般,让我在生命深处获得满足和陶醉么?芦苇依然在风中站立,杨柳依然在早春依依,我依然将一句俗不可耐却近乎真理的情语,丢在你的馨香的耳边……

  这就是人世,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无限沉默和滔滔不绝诉说的岁月,这就是秋的心语,秋的脉息。在某个阳光小院的门槛上,我的童年被敲响;在某个泊着浓浓的离愁别绪的渡口,我的心弦被敲响;在某个清风明月宁静如铁的秋夜,我生命深处的惆怅被高呼。同时被敲响惆怅的还有那个绝对忧愁的古代女人,她的诗词和服饰都是青黑色的,像一片绝对忧愁的夜色。是她说:“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到哪里去了,我又要到哪里去呢?

  我在长满芦苇的水边毫无目的地眺望,那是我白露一般的美人出没的地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莫不就是一种真实的无奈?我在衔着鲜红落日的楼头沉思,那层薄薄的暮雨秋霜,莫不是在唤醒我“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怀想?在总是有路的地方,在总是有梦的夜晚,在总是空空荡荡却又保留了一片原始森林的心域,是谁在“殷勤问我归何处”呢?

  宁静的秋,宁静得铁一样锋利的秋,声音像谷物一样被收藏。而秋籁水一样从空旷中渗下来,石头的微音,泥土的微音,风的微音,动物和植物的微音,生命和非生命的微音,最古老和最新鲜的一切的微音,以及我心灵和脉息的微音,以及在水一方那伊人大片的眉目传情的涟漪的微音……在金属里面行走,在火与生命里面行走,在我的肉体和灵魂的里面行走,竟是那样的潇洒自如,随心所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二   八年级   散文   1400字   脉息   伊人   清瘦   芦苇   清爽   宁静   边缘   沉默   声音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