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死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最近怎么样?”“还行。”

  “还有钱用吧?”“有。”

  “没跟弟弟打架吧?”“没。”

  “要用功读书。”“嗯。”

  “要早点睡觉。”“嗯”……

  这是龙应台与她十七岁的儿子的一段对话,也是天底下父母与子女最常见的一段对话。彼此相连,却无话可讲;同处一室,却无甚可谈。这不是科技的错,不是使用者的错,而是全体现代人的困境。

  这个时代有一种切割的力量,孩子和游戏在一起,大人和朋友,微博在一起,老人感到自己不属于亲人,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愤然摔盘离席。于是温暖的“团聚”变成了“错愕”,场面异常尴尬。

  鲁迅曾哀叹:“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层可恶的厚壁障了。”的确,现代人的自给自足养成了“孤独依赖症”,而手机,正是这饥渴患者手中致命的鸩酒。手机,给人一种“相联系”的错觉,扁平的屏幕,呈现给我们的是二维的世界。不断地低头,像淘金人在泥沙中努力找寻黄金,却不知宝贵的亲情,亦在身边流失。

  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另一个人,无论他是谁。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有谁知道父亲或母亲的生日?父母的爱只是单向的,甚至有些封闭,因而老人往往像孩子般感到无助和孤独。手机的便捷让我们忘记了与亲人深入长谈的可贵,忘记了书信曾带给人们的温暖与感动。傅雷曾坐在桌前对着家书流泪,龙应台更是在给儿子写信时潸然泪下……那种带着些许沉重的情感,可能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融为最美好的记忆。可如今,都被从简从略了。

  “我们将死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尼尔?波兹曼如是说。我们自以为紧跟最近新闻便不会落伍,自以为关注微博便可了解世界于股掌,其实,我们是被自己的欲望所牵绊,被自己的空虚所套牢。那窄窄的屏幕,让我们成了自己的囚徒,被亲人所流放!在精神的荒野里摸索,触碰着一个不真实的指尖上的世界。

  让手机走开,让亲情与关爱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作文   高三   抒情   高中   800字   鲁迅   现代人   这个时代   亲情   事物   亲人   屏幕   温暖   父母   手机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