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诸葛亮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图画中。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隆中草庐中,诸葛亮为刘备勾勒了一幅立业的宏伟蓝图,此《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有记载。       两本书,就有两个诸葛亮。《三国志》为二十四史之一,所记载的皆为正史;而《三国演义》为“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小说,自然不可全信。然而我却更喜欢《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      课文《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虽为正史,而我觉得不合实际。当诸葛亮分析了曹孙二人后,提出了“先取荆州后取川”的策略。待“天下有变”,则分两路北上,直扑中原。如此重要的决策,诸葛亮居然连一张重要的战略地图都没有用,难道这不是纸上谈兵吗?而刘备竟然一口答曰:“善。”完全肯定了这个决策,没有一点疑问。      而《三国演义》对此写得更详细一些,似乎更能让人接受一些。当诸葛亮将形式分析完后,“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谓玄德曰:‘此西串五十四州之图也。’……”接着提出“先取荆州后取川”的策略。”并且“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晴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接着诸葛亮又对刘表、刘璋进行分析,刘备才完全肯定该策略。      可见《三国演义》的“隆中对策”似乎比《三国志》的“隆中对”更为详细些,所以我更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然而小说并不是史实,欲了解历史,还是要看正史为好。                                                9.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三   议论文   700字   益州   顿开茅塞   卧龙   荆州   宏伟   豫州   南阳   正史   演义   策略   两个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