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复兴之路观后感3篇

  观看复兴之路观后感1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20xx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20xx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20xx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观看复兴之路观后感2

  近日,按照市煤炭局机关党委通知,我观看了《筑梦中国——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专题教育片,该片共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用细腻而真实的镜头,将大家带回历史的长空,再现了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同时,以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其中第3集——“正道沧桑”,介绍了1950年至1976 年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渝铁路、鞍山钢铁厂的建成,土地改革的完成等历史事件。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虽然历经了“大跃进”的曲折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通过观看纪录片,自己更加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如何披荆斩棘、力挽狂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看后让人倍感振奋,增强了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能用脚步丈量的希望。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习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要坚定梦想,自强不息地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观看复兴之路观后感3

  11月29日晚,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共产党中央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等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这是给全党同志最大的警醒和告诫,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提出的新要求,蕴含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深刻道理;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20xx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20xx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给予我们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全区上下一定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步伐。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执政作风、执政目标,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胸有成竹的驾驭能力、领导能力和发展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充满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力量和奋发有为的精神,为全党作出一个很好榜样,也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树立了很好形象。我们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一定意义上说,习.近.平的这一讲话,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铿锵宣言,也是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公约数的精辟宏论。在民族复兴旗帜的指引下,众多民众定会放弃小我,担当大义,抛却意气用事的浮躁,摒弃人云亦云的肤浅,以直面陈疴的勇气、客观审视的平静、砥砺前行的坚毅,真切感受党和国家肌体脉动之生生不息,深入体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之势不可挡,真正常怀忧党之心,勇担兴党之责,真正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曙光在前,需要我们每一个职业不一、阶层各异、境遇不同的同胞们吹响摒弃空谈、崇尚实干的“集结号”,在希冀中砥砺奋进,惟其如此,我们党和国家才会更加大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作文   观后感   4400字   鸦片战争   全党   中国   中华民族   民族   中央   梦想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