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的发现小学五年级作文

  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箸《黄帝内经》中奇偶与偶“驻血皆归于心”,“静脉流行不止,换周不休”等记载,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认识。

  公元2世纪,罗马医生盖仑(ClaudiusGaien,约xx-xx)通过解剖动物,发现动脉中充满了血液。他认为心室中隔上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科由小孔进入左心室;血液肺脏合成,与“生命灵气”混合后,在血管中潮涨般地复运动,造成奇妙的生命现象。他的“生命灵气”的说法符合基教的需要,因而被教会所推崇。

  16世纪,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离体心脏的实验研究,指出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的。首先,他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心室容纳的血液为56.8克,心脏每分72次,则一小时由心脏压出的血液应为245.4千克,这相当于人体重的三四倍,这样大的血量决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内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变成的,也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内静脉所储存的,由此断定血液在体内必定是循环的。其次,他用捆扎手臂的实验证明,血液是从心脏颈动脉流到静脉再流回心脏的。此外,他通过解剖和活体观察,发现动物心脏就像水,收缩时把血液压出来,舒张时又充满血液,指出血液循环的动力在于心脏的'机械作用。

  虽然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清楚血液是怎样由动脉流到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arcellomalpighi,1632-1723)将改进了的显微镜用于解剖学研究,结果发现了毛细血管。随后,列文虎克(Antonievanleeuwenhoek,1632-1723)又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着动脉和静脉,从而使血液循环的理论进一步完善。

  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彻底否定了盖伦的错误学说。哈维的工作开创了把试验方法引入生理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作文   话题   其他话题   发现   800字   哈维   压出   心室   毛细血管   小孔   静脉   动脉   血液   心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